新闻动态

投产!斗门“智能”新厂

近日,

格莱利新智能化工厂

一期项目正式投产!

“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

这家突围国际垄断的斗门企业,

已为30多家整车企业提供产品配套,

畅销全球超65个国家和地区。

正式投产

打造摩擦材料行业智造标杆

五月的斗门,微风轻拂黄杨河畔。近日,富山工业园内,格莱利新智能化工厂一期项目正式投产,140余位摩擦材料行业嘉宾到场参加。

走进格莱利新智能化工厂,两栋简约大气的灰色厂房矗立眼前,厂房内机器声隆隆,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据悉,该智能工厂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一期项目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主要生产专业化刹车片。

刘宇超

珠海格莱利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新厂房共计划建设11条产线,将分步建设。现在一期项目投产,3条产线率先运行,年产值约2.5亿元。后续将逐步推进建设,满产后可为公司每年增加10亿元产值。

图片9.png 

项目建设概念图

刘宇超介绍说,公司对新智能化工厂的目标定位为打造摩擦材料领域全球最好的工厂,并将申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摩擦材料行业的“智造标杆”。

智能产线,

到底有多硬核?

小斗带你一探究竟!

巨型“蜂巢”

400个仓位实现物料精准配送

机械臂精准摆动、显示屏上的数据实时更新、全过程无纸化信息采集贯穿始终……步入厂房,仿若置身于一个智能化程度极高的“数字生命体”。

原材料智能配料系统是工厂的“智能心脏”,宛如一座巨型蜂巢,在这里,400个仓位如同一个个精准的存储单元,在扫码系统的智能调度下,实现物料的精准配送,从源头上杜绝了过期物料的风险。

混料区则通过四层楼的智能联动,借助自动化设备与精心设计的生产流程,将配比误差控制在千分之一,达到实验室级别的精准度。

在油压车间,800片/小时的高效产出背后,是一套智能生产指挥棒在运作,系统通过精准的温度控制在±3℃范围内,结合分段保压技术,自动调节生产参数,为刹车片的成型提供了稳定而精确的工艺环境,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从斗门走向全国,

从中国走向世界,

回顾格莱利23年的发展史,

从创业初期的艰难探索,

到打破国际垄断、实现智能化转型,

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

23载磨砺

“跟跑”到“领跑”铸就标杆

在新工厂东北方向3公里处,坐落着格莱利的旧工厂。这座与新智能化工厂遥相对望的工业坐标,见证着格莱利的蜕变轨迹。

2002年,珠海格莱利初创时年销售额不足2000万元,在汽车制动部件制造领域艰难起步。2012年,凭借自主研发的陶瓷配方打破国际垄断,格莱利一跃跻身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图片10.png 

2021年,智能制造浪潮涌起,格莱利引入全自动化生产线,构建起覆盖国内80%车企的柔性服务体系,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转变。立足国内,辐射海外。2024年,格莱利德国子公司正式成立,宣告着这家年销售额近9亿元的斗门企业正式踏入全球赛场。

在技术迭代的赛道中,格莱利始终保持着创新加速度。目前,格莱利实现了去石棉化、半金属、低金属、有机陶瓷材料再到无铜化配方的技术升级,已成功为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比亚迪、长城、长安、奇瑞、上汽、广汽等数十家全球知名车企提供配套产品,成为大陆汽车、采埃孚TRW、布雷博、博世的专业研发合作伙伴,在新能源汽车配套刹车片领域占比超20%,公司产品成功跻身国际高端行列。

图片11.png 

“格莱利新智能化工厂的落地将进一步增强斗门区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出行装备等领域的竞争力。”区委常委、副区长、富山工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富邦在致辞中表示,斗门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更多如格莱利一样在斗门投资兴业的优质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工厂,

“跟跑”到“领跑”,

格莱利用23年诠释出

斗门智造向发出的时代强音!

 


请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珠海政企通公众号了解更多
主管单位: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办单位:珠海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企业咨询热线:0756-2111177
地址:珠海市民服务中心2号楼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