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西一体化、珠西都市圈协同发展、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建设、打造珠海西部城市中心……梳理这份约2万字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不难发现一个特点:珠海西进的步伐正在加快,西部地区将成为珠海向大城挺进的重要支点。
对珠海而言,工业西进、城市西拓并不是新鲜事。早在30多年前,高栏港、珠海机场、珠海大道这些超前规划的重大基础设施,就已陆续为珠海拉开城市框架打下了基础,埋下了西部崛起的伏笔。
10多年来,城市西进的齿轮开始加速转动。航空新城、湖心新城、平沙新城,一座座新城平地而起。洪鹤大桥、金海大桥、香海大桥、珠机城轨,一条条交通大动脉跨海而来。“东西双城”格局初显,新城新封面跃然纸上。
从珠海市内格局来看,各区域功能角色定位在进一步明确。如此次市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及,要推动各区扬长补短、协调发展——支持香洲区更好担起主城区责任,加快城区扩容提质;支持金湾区加快建设西部城市中心;支持斗门区高质量建设全省首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区。在做强东部城区的同时,西部地区也被寄予了更多厚望。
为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当前的珠海正在经历一场优化空间形态、强化城市功能的格局重塑。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将深化面向2049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把西部地区作为城市功能再造和能级量级提升的主战场,聚力打造西部产业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加强中心城区功能聚合,加快打造区域性的医疗、教育、运动休闲和文化交流中心。
种种迹象显示,西部地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按照计划,珠海今年将建成珠海隧道工程等项目,加快香海大桥西延线先行段、兴业快线南段、机场北快线等项目建设,提升跨区域路网保通保畅能力,推动珠机城际“公交化”运营。这些重磅交通基建项目无疑都将为西部地区的提速发展带来利好。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如今的珠海西部地区,有魄力、更有能力在更高层级承担起城市向上跃升的新使命。
作为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在去年底建成通车,“香港—珠海—江门”,一条超百公里的跨海通道连接线正式成型。同时也开启了连接粤西广阔腹地的机遇之门,如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将携手阳江在珠海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反向飞地”。
如今,珠海提出,要加快珠西一体化发展,编制珠西都市圈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跨区域重大合作项目清单,谋划在珠中江交界区域建设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发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作用,携手中山、江门、阳江在产业发展、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强合作,加快推进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跨市域文旅新线路;推进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建设,加快建设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珠海西部城市中心……
立足湾区西翼,融入黄金内湾。向西挺进的珠海,正迎来广阔空间与前景,向上突围、做大体量,怀揣“大城梦”的珠海,到了奋力一搏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