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12月15日起,全面施行个人养老金制度。这意味着试点2年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建设按下“加速键”。
地域扩容、产品扩容、领取条件放宽……一系列变化提升了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友邦人寿副总经理兼友邦人寿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姜利民分析道:“国家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重视和政策推进力度大,将有力促进个人养老金的推广和普及。”
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实施,让养老金融“新蓝海”的想象空间被打开。记者了解到,目前银行、保险、公募基金、理财公司等各方力量都在积极备战,加大布局力度,抢滩新市场。
国债、指数基金纳入产品范围
个人养老金是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国家政策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它与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第二支柱)共同构成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
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看来,“第一支柱”发展已相对成熟,“第二支柱”覆盖面有限、普惠性稍显不足,“第三支柱”兼具自主性、普惠型、市场化等优势,有望成为国民养老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加快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成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重大民生改革举措。
在此背景下,个人养老金制度迎来实施地域的全面扩容。根据《通知》,凡是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以参加缴纳个人养老金。此前,该制度在全国36个城市或地区先行试点。
不仅扩大地域范围,《通知》还对个人养老金的产品供给、领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调整直击试点阶段“开户热投资冷”的痛点,提高了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
首先,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四类产品的基础上,《通知》将国债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记者获悉,深证100、创业板指、创业板50指数多只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Y份额。
其次,领取条件更加灵活。《通知》规定,除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条件外,参加人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易方达基金的研究显示,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容有利于投资者基于自身情况进行养老规划,更好满足居民养老配置的需求,推动养老规划和投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截至2024年6月,全国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已超过6000万。广东有广州、深圳两市先行试点。截至2024年9月底,广东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超过900万户,数量居全国首位。
金融机构加速布局新赛道
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实施,打开了“新蓝海”的想象空间。东北证券预测,未来10年我国养老金规模增长空间超20万亿元,其中第三支柱超10万亿元。国金证券预计,个人养老金年缴存规模有望达到1563亿元。
为了抢占新市场,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卷产品、卷开户、卷服务……加速加码布局新赛道。
启动试点以来,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越来越丰富,由最初的近150款扩容至超800款。截至12月11日,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当前共有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26只、储蓄产品466只、保险产品165只、基金产品200只。
以保险为例。试点初期仅有中国人寿等6家公司推出7款产品,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主,如今已扩容至27家公司的220种款产品,包括年金险、两全保险、分红保险等。
姜利民表示,下一步,友邦人寿将持续在产品设计层面发力,根据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设计更合适的投资产品。同时,还将积极探索新的产品和服务,补齐第三支柱短板,如发展长期护理险等健康保险产品。
“开户立减”“缴存有礼”“推荐奖励”……银行机构则通过优惠活动发起开户“抢人”大战。记者获悉,为了推动个人养老金全国实施,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华夏银行广州分行等银行都推出开户领取微信立减金的优惠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不少银行将个人养老金的开户、缴存配置等指标作为经营考核的加扣分项,按周通报开户情况,加大对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拓展力度。
更多金融机构以投资者教育服务为抓手,打通个人养老金的“最后一公里”。
以友邦人寿为例,他们一边持续加大培育专业养老规划人才的力度,一边让训练有素的养老金融队伍深入企业、社区、家庭宣传个人养老金政策、普及知识。截至11月底,该公司已面向社会举办近5000场个养政策宣传活动,深入3600家企业、面向数万员工普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