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五大关键词看广东民营经济提质增效

广东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毋庸置疑、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广东省工商联组织2023年9月发布的《2023年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围绕制造业当家、数字转型、绿色低碳、自主创新、诚信守法五个关键词,上榜企业正积极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制造业当家

2023年广东民营企业100强中,制造业仍为主导产业,入围企业达到52家。较上年增加4家,占100强比例增加4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继续位居第—,入围企业17家,排第二和第三的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造业,入围企业分别为9家和3家。广东民营企业100强中的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3.58万亿元,资产总额达3.85万亿元,纳税总额达1236.23亿元,税后净利润达1991.2亿元,就业总人数达188.26万人,研发总费用达1169.13亿元,在百强中占比分别达到54.32%、37.22%、59.83%、52.58%、69.53%、61.90%。其中纳税总额和研发费用占比大幅增强。

2022年广东民营企业100强营业收入前10家中,6家为制造业企业,分别是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有4家还入选2023年世界500强名单(不包括2023年未参与调研的华为和小鹏汽车);而民营百强中税后净利润排名前十的企业有8家为制造业企业,纳税额前10家和就业人数排名前10家中,亦分别有6家是制造业企业。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22年,广东省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制造业“六大工程”,出台“制造业投资十条”,大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和产业集群,不断激发制造业企业发展活力。广东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整体规模较上年持续扩大,盈利能力明显改善,纳税和就业贡献进一步加大。广东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分布于22个行业,较上年增加1个。从经营状况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8个行业2022年平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税后净利润、平均纳税额、平均就业人数较上年均有所上涨。

此外,有10个行业平均营收和平均税后净利润均有增长,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4个行业平均营收较上年增长超过50%。平均纳税额方面,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3个行业同比增幅超过四倍;平均就业人数方面,同比增幅超过50%的有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3个行业。

数字转型

顺应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趋势,广东民营企业100强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2022年,实际填报的100强企业中,超九成的企业在战略层面、管理层面、人才层面已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工作,推动提质增效。

战略层面,已制定或着手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的企业数量分别为55家、34家,占100强比例分别为55%、34%;管理层面,根据数字化转型需要进行整体布局或局部布局的企业数量分别为56家、32家,占100强比例分别为56%、32%;人才层面,已有数字化专业人才、拟培养和引进数字化专业人才的企业数量分别为54家、39家,占100强比例分别为54%、39%;业务层面,已实现降本增效的企业65家,占100强比例为65%。

应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是目前广东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最普遍的方式。根据调研,有75家企业应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占填报企业的比重为77.31%;72家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化服务商,占填报企业的74.33%;68家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实现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占填报企业的70.10%。

在数字化转型的实施途径上,2022年,通过“应用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加强企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化服务商,实现企业生产、获客、销售、物流等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广东100民营强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73家、69家、70家。

延续2022年的广东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2023年,根据调研,已入围企业中,有57家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35家企业正在着手制定相关战略规划;57家企业已根据数字化转型需要进行整体布局;36家企业正在开展局部布局;64家企业已拥有数字化专业人才;32家企业拟培养和引进数字化专业人才;66家企业已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了企业整体效能。

绿色低碳

广东民营企业100强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主动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2022年,实际填报的100强企业中,采取“实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与设备”“推动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共建绿色产业生态”“开展全要素全流程的‘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促进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等措施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65家、46家、45家,占100强比例分别为65%、46%、45%。

2022年是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的开局之年,为落实提出“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任务要求,广东民营企业百强企业全力以赴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通过不断提升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水平、加快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榜单中,2022年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100强企业共76家,占100强比例为76%,较上年增加6家,增幅为8.57%;未参与但有意向参与的企业数量10家,占100强比例为10%。

分行业看,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100强企业分布于28个细分行业,较上年增加1个细分行业。参与企业数量超过5家的行业有4个,共34家企业,合计占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100强企业的44.73%,分别为房地产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批发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参与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共12家,较上年增加3家,占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100强企业的15.78%,较上年增加2.92个百分点。

而从地域上看,珠三角地区的100强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上更为积极,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100强企业中,有70家分布于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等珠三角地区,占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100强企业的92.10%。

调研发现,百强民企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方面是为了贯彻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加快绿色转型升级进程;另一方面是为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构建企业良好的社会公共关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上,广东民营企业100强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推进。2022年,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100强企业中,68家企业通过加强资源节约与利用、降低能耗物耗,较上年增加5家,占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100强企业的89.47%;其次是通过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加强治污减排的企业,为50家,较上年增加1家,占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100强企业的65.78%;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数量为36家,较上年减少1家,占已参与污染防治攻坚战100强企业的47.36%。广东民营企业100强更加注重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自主创新

民营经济是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2年,我国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调研发现,在广东民营经济100强企业中,获得专项资金支持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人才引进、用地等要素保障等支持的企业数量分别为55家、49家、34家、13家,增幅分别为5.76%、16.66%、6.25%、44.44%。

在减税降费等政策的推动下,广东民营企业100强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2年,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加研发费用投入、优化员工结构尤其是研发队伍的100强企业数量分别为67家、56家、48家,占100强比例分别为54%、44%、44%,较上年分别增加13家、22家、4家,增幅分别为24.07%、27.27%、9.09%;加大新增投资的100强企业数量较上年增加9家,增幅为34.61%。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超过10%的企业从28家增至43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大于10%的企业从3家增至5家。在广东民营企业中,华为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支出增加到1615亿元,研发强度提升至25.1%。腾讯控股研发费用亦达到614.01亿元,比亚迪股份、美的集团、TCL科技(集团)、立讯精工等科技型龙头企业研发投入较上年均明显出现上涨。

分行业看,2022年,研发费用排名前五位的100强企业涉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其中,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614.01亿元位居榜首,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科技(集团)、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研发投入较上年均出现上涨。

整体来看,2022年,民营经济以占广东全省50%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广东科技创新中作用突出,既是推动广东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推进落实“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广东省重点建设任务的有力帮手。

与此同时,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创新合作日益加强,推动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入。2022年,广东民营经济100强中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100强企业有72家,较上年略有减少,但仍有超五成百强企业认为合作产生的作用很大。同时,超六成的企业希望政府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对接平台、应用试点等方面的支持。

诚信守法

2022年,广东民营企业持续推进信用建设,积极守信用信增信,依法合规经营。

调查发现,2022年,广东100强民营企业中,有92家企业已执行现代企业制度,89家企业已建立健全法律风险控制体系和预警防范机制,88家企业已形成讲法治、讲规则、讲诚信的企业法治文化,81家企业已推进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此外,已建立企业信用文化、企业信用制度体系的企业数量分别为97家、81家,41家开展了信用修复;建立守法合规经营制度、预防财务违规制度、建立遵守商业道德制度的企业数量分别为83家、82家、83家;超七成企业已建立信用承诺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内部信用奖惩制度;61家企业设置了信用管理部门,68家企业设置了信用管理专职人员;69家开展行业自律、商会企业联合自律等活动,其中,27家为活动发起或牵头单位。

在参加各级政府部门及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举办的信用建设和信用修复等培训方面,44家100强企业参加了相关培训,占填报企业的比例为44.89%,占100强比例为44%。

在享受守信激励相关政策措施方面,47家企业享受了“政府优惠政策予以重点支持”的政策措施,占100强企业比例为47%;其次是“行政审批‘绿色通道’”“选树为诚信典型”政策措施,企业数量分别为34、29,占100强比例分别为34%、29%。

在了解和获得“信易贷”方面,53家100强企业了解国家有关部门或金融机构推广的“信易贷”,占100强比例为53%。通过“信易贷”产品获得信用贷款的企业数量为6家,占100强比例为6%。

在开展行业自律、商会企业联合自律等活动方面,有69家企业开展相关活动,占填报企业的比例为71.13%,占100强比例为69%。其中,为活动发起或牵头单位的企业有24家,占填报企业的比例为24.74%,占100强比例为24%。

而在应对摩擦上,100强民营企业做到了合规、高效应对。2022年,7家100强企业遭受新增国际贸易摩擦。分行业看,相关国际贸易摩擦共涉及6个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为2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商务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数量均为1家,共占100强企业的比例为7.00%。

面对可能或正发生的国际摩擦,广东民营企业100强选择主动采取多种法律手段,积极应对矛盾和纠纷,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2022年,实际填报的43家100强企业中,选择通过起诉、应诉、协商、仲裁方式应对的企业分别为29家、32家、40家、29家,较上年分别增加3家、12家、3家、5家;选择不应对的企业数量分别为0家,较上年减少了3家。

 


请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珠海政企通公众号了解更多
主管单位: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办单位:珠海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企业咨询热线:0756-2111177
地址:珠海市民服务中心2号楼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