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定盘星”,更是引领发展方向的“风向标”。9月20日,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发布2024广东500强企业榜单及发展报告(下称“报告”),500强企业净利润较去年增加6.84%,扭转了持续两年净利润下滑的趋势;中国平安、华润、南方电网、华为、腾讯、比亚迪、招商银行、广汽、富士康、万科进入前10。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天同步发布的2024广东创新企业100强榜单中,百强企业总研发投入达3958亿元;华为、腾讯、比亚迪、广汽、中兴通讯、美的、富士康、格力、广新控股、广州工控凭借在营收、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等维度的突出表现,跻身榜单前10。
267家制造业企业上榜
过去一年,500强粤企营收状况稳中有进,盈利能力有所回升。
根据报告,500强企业营业收入达18.73万亿元,较去年增加0.37%。从前100强企业来看,平均营收额为1510.5亿元,同比增长1.08%,营业收入增长趋势明显。
盈利能力方面,500强企业净利润达11734.89亿元,较去年增加了6.84%,扭转了持续两年净利润下滑的趋势。
今年的500强榜单入围门槛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下降,而制造业百强榜单入围门槛则持续升高,凸显制造业对全省经济的核心支撑作用。
500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数量为267家,较去年增加8家,占比超一半;服务业企业数量为233家,占比为46.6%。报告指出,即使企业数量占比超一半,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仍偏弱,在营收、净利润、资产总额指标占比方面都低于服务业。
千亿企业营收占比超六成
龙头企业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地域分布看,500强企业中,珠三角有469家,较去年增加1家,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其中,深圳、广州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214家、124家,两地企业占总数的67.6%。
报告指出,以广深为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聚集了全省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生产要素,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珠三角各城市间已经形成较完整互补的产业分工合作关系,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位于粤东西北地区的500强企业数量占比仅为6.2%。
500强企业的集聚效应,还体现为榜单头部企业营业收入占比大。根据报告,有36家企业的营收超过1000亿元,营收占500强企业营收总额的61.89%,企均营收为3219.5亿元,较去年提高6.75个百分点,反映了千亿级企业在500强粤企的平均规模扩大。
大企业区域分布不均,不利于各地市经济协同发展。报告建议,支持企业整合优化与产业转移,要推动珠三角地区的优势企业有序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力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由点及线拓展产业链条;支持粤东西北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项目等,强化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13%
根据报告,500强企业研发费用达6365.27亿元,同比增长35.13%,企均研发费用为12.73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较去年增加了0.87个百分点,达到3.40%;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大,研发费用占比高达78.35%。
研发投入、研发强度的持续加大,表明广东头部企业注重研发创新,期望以先进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可持续成长空间。
深圳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一马当先”。根据报告,深圳企业研发费用达3863.79亿元,占500强企业总研发费用的60.70%;深圳企业平均研发费用超18亿元,是500强企业平均研发费用的1.42倍;深圳地区总研发强度达3.72%,比500强整体水平高0.32个百分点。
其中,华为的研发投入位列粤企500强、创新百强双榜榜首,净利润增长率达144.5%。另一家深圳企业比亚迪的研发投入在两份榜单中均位列前5,净利润增长率达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