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及产品解读》问答汇总

时间:2025年08月20日 来源:政策直播间 [ 字体:大:2624中:2220小:1816]

Q1:“作为初创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运营缺乏传统抵押物,金融机构针对这类企业是否有专属的普惠信用贷款产品?审批时更看重哪些非财务指标?”

中国银行确实,初创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抵押”是普遍痛点,但这恰恰是我们中行重点突破的服务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国有大行,中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针对轻资产运营的科技型企业,我们有多项专属金融产品可对接。例如我刚刚提到的广东科企支持贷、专精特新贷、科创贷等。均可实现免抵押、免质押的条件,以纯信用的方式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精准匹配初创科技企业需求。

听到这里直播间的朋友们可能会继续提问了,我们作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正处于大力投入资金研发的阶段,我们各项财务数据都不太好看,你们银行不是以财务报表作为审核第一要素吗,我们初创期企业没有这块“敲门砖”,怎么办?

您不用担心,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在审批维度上,我们除基础经营数据外,以下非财务指标也成为我们核定授信额度的重要依据:

第一,技术创新性。例如:核心专利数量、研发费用投入占比;研发团队核心人员学术背景、核心人员是否属于人才引进计划等;

第二,市场成长性。例如:未来新增下游客户订单来源、质量,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等。

中国银行始终相信,科技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新能力与市场潜力,中国银行愿与科技型企业,携手同行,共同谱写科技强国、金融报国的新篇章。

珠海农商银行:对于成立时间不足2年、主要产品尚未进入市场的初创型科技企业,我行流动资金贷款可提供适配支持。与传统信贷不同,这类企业的授信分析不依赖财务报表、纳税信息或营业收入等传统指标,而是聚焦四大核心维度并结合企业专业领域获奖及政府支持情况综合评估。

(一)股东力:通过股权穿透分析,若企业由头部风投机构、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等控股,可依托投贷联动模式,结合股权投资额度与企业发展前景灵活授信。

(二)科技力:重点评估企业的科创成果、专利质量、专利价值、技术成果转化潜力。

(三)创新力:通过专利总量、有效发明专利、研发投入方向等,判断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四)市场力:结合行业赛道前景、目标市场空间及商业模式可行性综合判断企业发市场发展潜力。

例如,通过招商引资入驻珠海各大产业园的企业,若其母公司在深圳、东莞等地已形成成熟产业规模,可以申请我行无抵押的流动资金贷款。

广发银行:广发银行针对初创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痛点,推出“科技E贷”专属信用贷款产品,核心特点如下:

1.纯信用、无抵押:额度最高1000万元,基于企业技术实力、知识产权、研发能力等非财务指标授信,无需提供房产、设备等传统抵押物。

2.差异化风控模型:

?客户评估:依托金融科技,通过整合行内外大数据资源,对客户精准画像,技术先进的企业可获更高额度。

?团队背景:将企业核心团队成员学历(如博士占比)、行业经验(如大厂从业年限)、创业履历等纳入智能审批打分卡模型进行评分。

?政策红利:优先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利率优惠(比其他一般贷款优惠50-80BP)。

3.审批核心非财务指标:

?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

?知识产权质量:发明专利数量、专利被引用次数、软件著作权登记数。

?订单与合同:已签署的意向合同金额、客户资质(例如政府采购订单)。

?现金流预测:基于企业业务模式的未来现金流预测。

 

Q2:企业经营时常有短期紧急周转需求,目前银行是否有产品可以通过全线上流程实现快速审批放款

中国银行:这位企业家朋友提出的需求,我作为一名基层客户经理确实深有体会。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优质企业,在短期内有紧急的资金周转需求,而部分传统线下产品审批流程长、资料要求复杂,很难跟上企业的用款节奏,“钱要得急却等不起”是不少企业的真实痛点。

针对这类企业,中国银行的多款普惠贷款的线上产品能精准匹配需求。产品主要有以下这些特征:

第一,纯信用、多场景适配。企业无需提供抵押物,我行通过大数据对接税务局、征信系统等平台,实时校验企业资质,从多维度核定纯信用贷款。比如科技型企业可申请“科创贷”,纳税记录良好的企业适合“银税贷”,而在中行有多年合作、结算流水较多的老客户,还能申请“结算贷”,不同企业都能找到适配的方案。

第二,全流程线上化,审批放款高效。我行线上普惠贷款以“数据驱动、智能审批”为核心,全程可通过电脑、手机线上办理,不用跑网点、不用准备纸质资料。企业只需通过企业网银或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提交贷款申请,授权我行查询税务、流水、征信等数据即可。系统会依托大数据技术,自动抓取企业的纳税记录、银行流水、社保缴纳情况等多维度数字化信息,这些信息实时接入智能风控模型后,模型在数秒内就能完成对企业信用状况、经营稳定性等关键指标的评估与审批。从实际业务来看,多数符合条件的企业从提交申请到资金到账,全程几分钟就能完成,真正实现“分钟级”放款,高效响应短期紧急周转需求。

整个过程中,从提交申请到贷款发放,所有环节均在线上完成,无需到银行网点办理线下手续,大幅节省时间与人力成本。当然,极少数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简单的补充资料。比如系统抓取的部分信息存在模糊点时,会通过线上渠道提示企业补充相关说明或佐证材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线下审批,也不会影响整体效率。

第三,用款灵活,成本可控。我行大部分线上普惠贷款支持“随借随还”,企业在获得授信额度后,可根据实际资金需求随时支取,资金回笼后也能及时还款。同时,利息按日计息,避免了资金闲置造成的成本浪费,极大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对短期周转频繁的企业来说更为划算。

总的来说,我行线上普惠贷款产品靠数字化流程的优势,结合灵活的用款方式,能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且成本可控的融资服务,切实帮企业应对供应链回款周期长带来的短期、紧急资金周转难题。

广发银行针对企业供应链回款周期长、短期周转需求急的特点,广发银行推出供应链“e秒融资”系列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核心优势如下:

1.放款速度:

?“分钟级”到账:企业通过网银提交申请后,系统自动审批,资金最快3分钟到账(需满足预授信条件)。

?7×24小时服务:支持非工作时间申请,解决企业夜间或节假日紧急用款需求。

2.数字化风控与线下协同:

?纯线上模式:适用于与广发银行合作1年以上、历史还款记录良好的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系统根据供应链数据(如订单、物流、结算信息)进行自动审批。

?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对首次合作或数据不完整的企业,采用“线上初审+线下尽调”方式,尽调重点核实贸易背景真实性(如合同、发票、物流单),48小时内完成放款。

 

Q3:企业当前环境下应收账款周期拉长、财务报表等数据阶段性表现不佳,若在贷款到期申请续贷时,金融机构是否会采取压缩授信策略?请问中行和农商行针对此类情况将如何帮助企业渡过资金周转期?”

中国银行感谢提问。企业的生产周期中存在淡旺季太正常了。中国银行针对经营波动企业推出专项续贷产品,为企业的季节性波动减缓压力。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监管部门规章的前提下,对于符合要求到期续贷的贷款,我行将本着真实性原则叙做续贷业务。

首先问题中提到了,企业报表阶段性表现不佳,从而产生了临时性现金流紧张。基于以上两点,我行将重点考察未来订单储备、往年同期订单情况、历史履约记录等。

而企业需要配合提供以下3点证明资料:

1、提前向客户经理说明经营波动原因及后续的经营生产计划;

2、补充佐证材料,例如已签订的重大合同、采购意向书、技术研发进度等;

3、补充未来收支预测表、主要下游客户回款确认函等。

我们的宗旨是:不因短期风雨,放弃长期伙伴,中国银行与企业携手同行,共渡经营周期。

珠海农商银行:作为市属国企银行,我们始终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推行无还本续贷政策,切实减少企业到期还款的资金周转压力,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切实为客户减轻负担,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做到“应续尽续”“能续尽续”。不过,续贷支持需基于企业主营业务稳定、还款意愿良好且无重大风险隐患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