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硅片生产基地内,全自动的机械臂来回运作,高速晶圆切片机运转不停,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大尺寸单晶硅片正以每天逾百万张的速度生产;在富山工业园一围片区,珠海得尔塔光电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正酣,一派忙碌景象,项目全部投产后产值可超百亿元……
“产业第一”的生动实践正在珠海各个产业园区、项目现场、生产一线开花结果。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94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全省第二,工业投资大幅增长66.1%、增速全省第一,工业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
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一组组鼓舞人心的亮眼数据,折射出珠海实体经济的韧劲,也记录了珠海国资国企奋勇向前的足迹。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是财富之源,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今年以来,珠海市国资委多措并举落实“产业第一”,聚焦全市重点发展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国资国企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基础民生保障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奋力跑出珠海国资国企速度,助力珠海建设欣欣向荣的产业大市。
战略引育:投引结合导入优质企业落户
珠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将“产业第一”放在了未来5年工作总抓手的首位,充分彰显了珠海对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增添经济发展后劲,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战略定力。
迈向新征程,珠海国资国企被赋予了更大的使命:更好发挥国资国企“撬动杆”“资金池”“孵化器”作用,为产业壮大激发动能,为创新驱动积蓄势能。
为此,市国资委以改革为抓手,从关键处落子,推动格力集团积极转型改组为珠海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推动华发集团、大横琴集团打造两大市场化产业投资平台,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快构建全方位产业投资体系。
高位谋划,统筹推进。市国资委协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市属国企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鼓励市属国企坚持以产业项目落地为中心,全力推进我市产业项目招商和项目建设;同时创新招引洽谈机制,推进“战略性投入+市场化运作”招商模式,鼓励格力、华发、大横琴三大集团分别组建实体产业发展公司,与市、区产业招商部门沟通开展产业研究、项目落地服务等工作。
闻令而动,奋勇争先。今年以来,珠海各大国企精准发力,导入优质企业落户创业,蹄疾步稳推动珠海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格力集团坚持“引进+培育”双措并举,截至今年11月,已搭建总规模超861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通过“直投+基金”投资产业引进项目及珠海本地项目182个,投资额超193亿元,成功引导新亚制程和阳普医疗两家上市公司总部以及先导集团、和美精艺、得尔塔、长园科技集团、开拓药业等多个具有龙头引领和造血强链功能的产业项目落地珠海,同时投资赋能珠海冠宇、英搏尔、纳思达、上富股份、欧比特等一批本土企业做优做强。
华发集团重点围绕珠海产业发展战略方向,持续推动重大稀缺产业项目和优质创新资源落户。在珠海“4+3”产业布局中,华发集团瞄准新能源、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和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布局,截至今年11月底招商落地企业232家,其中外地引入82家,推动高景太阳能项目、爱旭股份太阳能电池项目相继落户,力争到2025年带动形成超过3000亿元产值,达到珠海万亿产值目标的30%。
大横琴集团创新打造“全球技术、澳门承载、横琴研发、斗门制造”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聚焦珠海和斗门产业规划,大力引进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具有造血强链功能的重点产业项目,相继推动纬景储能、曜灵时代等符合珠海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落地,构建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产业生态。截至今年11月底,大横琴集团已签约及正在签约的企业106家,其中80%的项目为异地导入,剩余20%为本地增资扩产项目。已签约项目拟投资总额204.48亿元,达产后预计产值超390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珠海国资国企围绕“4+3”支柱产业集群,累计接触联系市内外企业超过840家,已签约落地483家,拟总投资超过390.5亿元,达产后预计产值规模超763.1亿元。长园工业及电力智能制造产业园、科恒新能源材料项目、精艺IC载板生产基地、普拉迪新能源汽车智能装配基地和纬景储能年产1.5GW锌铁液流电池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将成为撬动珠海产业升级的新动能。
平台搭建:为产业打造高质量空间载体
12月5日上午,格力电器与华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合力促进珠海实体经济发展、共同推动光伏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等达成深度合作。与此同时,金湾区华发5.0产业新空间也将于明年迎来24家格力电器供应链企业进驻,其意向签约面积约20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超过5.5亿元,总产值超过13亿元。
这是珠海国资国企强产业、拓空间、引企业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4月召开的全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两年内珠海要新建1000万平方米的5.0产业新空间,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一万亿元。
一流的产业集群离不开一流的载体支撑。为确保优质产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市国资委一方面牵头市属国企制定5.0产业新空间建设进度表,统筹做好项目推进,确保企业按时按量完成相关工作;另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为5.0产业新空间建设开通绿色通道,产业新空间建设投资项目不纳入负面清单;同时以考核奖励为抓手,将5.0产业新空间建设工作纳入国企工作考核,着力推动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工作任务按期按质完成。
作为“主力军”的珠海国资国企正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打造一批现代化的专业产业园区,一场轰轰烈烈的园区提升攻坚行动在珠海各区打响。
6月17日,珠海首个落地建设的5.0产业新空间项目——香洲区格创·三溪5.0产业新空间的格创·智造项目正式动工;
6月26日,金湾区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同日开工建设;
6月29日,位于高新区的珠海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和大数据中心二期全面启动;
格创·芯谷一期封顶即招满暨二期奠基仪式举行。
7月28日,由珠海高新区和格力集团在高新区北围片区重点打造的格创·芯谷5.0产业新空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同日,珠海市5.0产业新空间集中开工(签约)仪式暨富山工业城奠基仪式正式举行,由大横琴集团和斗门区共同投资建设的富山工业城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从“项目等空间”到“空间等项目”,一批按照“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标准建设的产业载体相继涌现。截至今年11月底,格力集团、华发集团、大横琴集团已明确厂房建设地块43块,总投资额467.44亿元,用地面积501.41万平方米,总共可建成计容建筑面积1162.26万平方米,2022年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的厂房面积共409.31万平方米。
其中,格力集团在全市新增8个5.0产业新空间项目并实现100%开工,今年年底可确保100万平方米厂房具备企业进场装修条件,已招商落地先导科技集团、科恒股份、长园深瑞等重点项目,目前在谈意向入驻企业超60家,意向租赁面积超170万平方米,而高新区格创·芯谷成为珠海首个“封顶即招满”的5.0产业新空间项目,从启动建设到“主体封顶+招商满园”仅用时130天,更是实现了一期项目落成和二期项目动工的“无缝衔接”。
华发科创产业园智谷圆芯园区。
华发集团目前已在高新区打造了由中以加速器、智谷圆芯广场、智汇湾创新中心、圣博立科创园、珠海大数据中心共5个子园区组成的华发·科创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同时承担广东省(珠海)大型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任务,预计今年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面积162.7万平方米;到2023年底,新建标准厂房逾500万平方米,约占珠海全市新建目标的50%。
富山工业城150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已于11月底全域封顶,向年底建成冲刺。
大横琴集团自7月28日富山工业城启动建设以来,按照“5天一层楼”“38天一栋楼”的效率发起冲锋,刷新珠海产业新空间建设纪录。截至目前,项目主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5.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4.64%,年底可建成投入使用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配套升级:绘就宜居宜业美好图景
“我们考察了全国很多地方,但最终选择落户珠海。珠海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动‘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理念,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决心和雄心!”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智造官刘雷感概地说。
产业生态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今年以来,珠海国资国企打出助力惠企“组合拳”,从城市建设到基础设施保障再到人才引进,为企业提供暖心服务。一个个珠海国企用心用情,助力珠海企业快速发展的生动故事正在继续上演。
“公司附近缺少公交站点,上下班不太方便。”“班车频次较低,等待时间较长怎么办?”了解到部分企业存在公共交通出行困难后,公交集团迅速响应,今年以来陆续对接景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进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对道路交通状况具备公交开通条件的,增设新站点,调整微循环线路并加密班次。
与此同时,公交集团推出智慧化出行服务平台“珠海公交任你行”,探索产业园区定制化出行服务,辐射南屏科技工业园、香山海洋科技港、清华科技园等大型园区上百家企业。自该平台推出后,公交集团先后开行勤业定制公交线路10条,规划预售线路超20条,日均服务千余人次,与贯通全市产业园区的109条常规公交线路叠加形成高效便捷的出行线网。
珠海港集团紧跟城市规划建设步伐,围绕各区产业链布局,配合政府招商引资,加快推进全市市政燃气管道建设,及时解决香洲、斗门、高新各区企业天然气供应事宜,为珠海产业发展提供基础配套设施。截至目前,全市新建燃气管道58.53公里,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
为助力我市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珠光集团充分发挥下属南方人力公司全市最大人才招聘机构的作用,2021年至今已组织现场招聘会294场,累计为4548家企业提供招聘服务,提供岗位24.89万个。2022年疫情期间该公司共计开展十余场直播带岗、人才政策宣讲、校园招聘等线上活动,累计吸引超30万人次观看。
横琴金投集团则瞄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需求,深入研究苏州、深圳、海南等先进园区的建设运营经验,在金湾投资建设以GMP标准厂房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园区,助力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补链、强链、延链。同时以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手段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有力支持珠海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发展。
生态完善:构建产业发展“强磁场”
在中国经济不断跃升的前进道路上,国有企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领头雁”、关键领域的“压舱石”。如今,珠海迎来了“四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所处的战略地位前所未有,担当的使命责任前所未有。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当好尖兵,这是珠海国资国企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临近岁末,珠海国资委在扎实推进现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围绕落实“产业第一”,提前谋划2023年重点工作,进一步盘活“创新链”,营造“生态圈”。
新征程勇担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珠海国资国企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撬动作用,积极联系对接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以及IDG、红杉资本、建广资本等大型券商、基金公司,共同探索建立招商引资跨区域资源整合机制,围绕我市重点发展“4+3”支柱产业集群,实现国有资本引领撬动社会资本为我市引进落户产业项目,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全力夯实经营底盘,助力珠海建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用好产业链招商“关键一招”。珠海国资国企将持续聚焦珠海市重点发展行业和关键领域,推动已投、拟投及其产业链关联企业落户珠海,持续与珠海本地各银行、券商等进行对接,发挥投贷联动协同作用,深挖本地贷款企业中优质企业,通过投资等方式促进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并对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施精准招商,进一步强链、补链、拓链。
5.0产业新空间建设方面,市国资委将指导市属国企发挥好在产业园区、标准化产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在2022年新建投入厂房超400万平方米基础上,持续推进剩余未开工新建厂房项目地块的建设工作,满足全市分步实施建设5.0产业新空间标准厂房面积的任务要求。
展望未来,奋发有为的珠海国资国企,正在积蓄起巨大能量,为珠海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