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和美桂山 人文海岛合谱富美乐章 闯出海洋经济发展新路,打好海岛产业“特色牌”

2023-11-03 09:46:09 南方日报-珠海
A- A+ 195

在珠江口桂山海域,全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澎湖号”、全球首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智能化养殖平台“德海一号”两座深海智能养殖平台依次排开,出海捕捞的传统生产方式正在朝着“耕海牧渔”深刻转变。

这些都是桂山镇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今年,桂山岛入选全国“和美海岛”,对珠海乃至广东推进海岛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珠海鹤洲新区(筹)桂山镇党委书记王先睿表示,接下来,将把桂山岛打造成集文化体验、研学旅行、主题民宿为一体的海洋人文生活岛和爱国主义红色教育海岛,全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高端旅游业,谱写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乐章。

科技赋能

打造现代智能深远海养殖平台

南方日报:桂山镇如何谋细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

王先睿:今年以来,桂山镇高度重视推进“百千万工程”,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强化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大力发展海上能源、海水种业、海岛旅游等产业,高标准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闯出新路、争当示范,加快实现蓝色崛起。

目前,全镇共有全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澎湖号”、全球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智能化养殖平台“德海一号”两座深海智能养殖平台在桂山岛先后投产,“澎湖号”自2019年来已在桂山海域进行8次投放养殖试验,总产值1000万元,运营情况良好;“德海一号”截至目前,已进行7个批次的养殖试验,各类鱼品长势迅猛、饵料系数下降,鱼病发生明显减少,年产量约450吨,实现现代智能深远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桂山镇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全力发展高端旅游和红色旅游,依托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禀赋,通过地理标识、品牌开发、IP运作等方式,打造好海岛产业“特色牌”。

今年,为推动消费人气聚集,桂山镇举办晚风集市与筑梦乡村·乐动桂山—桂山海岛音乐汇,吸引16家海岛特色商户入驻,客流量约15万人;举办2023年桂山镇妈祖民俗文化旅游季,累计接待市民游客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500万元。

产业扩容

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南方日报:桂山镇渔业生产发展历史悠久,目前拥有“德海一号”“澎湖号”两座深海智能养殖平台。下一步如何继续做好“海”文章,擦亮海岛名片?

王先睿:当前,桂山镇坚持做强特色海洋经济,以智能渔业、远洋渔业、休闲渔业为抓手,积极谋划拓展特色海洋经济产业链,谱写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乐章。

一方面,全力保障养殖生产空间,以桂山港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为抓手,新建200余个公务船、渔船泊位,引导桂山港池内渔排从传统网箱养殖转移到深海网箱养殖。

配合建设深海智能养殖平台,计划用2年时间配合养殖企业在全镇新建5座智能养殖平台和1艘养殖工船,预计2025年全镇养殖大型平台可达7座、养殖工船1艘,养殖水体接近44.4万立方米,年产值近4.64亿元。

另一方面,精心培育适养鱼种产业,支持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公司建立海水鱼亲本培育和繁殖基地,以万山金鲳鱼、石斑鱼、黑鮸鱼、章红鱼等为核心的海水鱼亲本培育与繁殖、开展种质资源收集、种质资源创制、新品种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构建海上3万尾种鱼规模以上的种质资源库,建成后,预计每年供应鱼卵0.5吨,育苗1亿尾。

未来,桂山推动将桂山镇大头洲、大碌岛以及桂山镇三牙排岛东北方向海域2宗底播(护养增值)养殖项目海域委托桂山村和桂海村共同运营管理,预计为各村集体经济增收85万元。

海岛品质

高标准推进村居环境提升

南方日报:桂山镇如何将绿色生态建设和强村富民、乡村治理等结合起来,助推区域协调发展?

王先睿:一直以来,桂山镇坚持生态优先,优化生态景观,以线扩面、增速提质,全效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建设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生态宜居的和美海岛。

一是通过打造市级乡村振兴样板村,目前已投入2200万元高标准完成全村村居环境提升改造,全面改造44栋房屋,对村内道路铺装、景观绿化、电线水管等进行全面提质改造。

二是启动桂山村乡村振兴环境提升工程。对72栋房屋进行外立面全面提升,打造巷道、绿化景观节点,加强电线、排水网管、路面修复等,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示范段美誉度。

三是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加强古树名木管理。稳步推进生态复绿,完成海豚湾等沙滩修复工程4公顷、七湾矿场修复复绿工程7公顷,实施林分优化提升74亩,新种植苗木8000余株,实现拆旧复垦复绿2000平方米,生态底色愈加清秀。

在做好民生服务方面,重点聚焦长者、儿童等需特殊关注的弱势服务群体,今年上半年开展特殊困难人员“微心愿”服务、桂山桂海两村长者等特殊困难群体房屋老旧线路改造、桂海村高龄空巢老人卫生间升级改造等关心关爱系列项目7个。

同时,将老旧住宅楼微改造工作与“民生微实事”有机结合,借助议事协商的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共商共议,完成更换楼梯扶手、墙面漏水修复、安装楼道照明灯具、规整三线等维修改造项目。

通过不懈努力,《桂山村村规民约》成功入选广东省百佳村规民约,桂山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广东省民主法制示范村”等称号。

■聚焦

桂海村:一个“海岛村”的蓝色突围

桂山镇下辖桂山村、桂海村两个行政村。其中,桂海村位于桂山岛城区中心,近年来,全村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日益增多。

曾经,桂海村发展遇到的最大难题在于土地、资金和人口等重要资源要素不足。为解决这一难题,桂海村积极探索破局之道,实施海水养殖“一村一品”工程,通过充分发挥毗邻港澳、水上交通方便、海洋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海水养殖渔业生产。目前全村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协会、公司、合作社4个,带动30户渔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村集体经济运行步入速度快、效益好的时期。

目前,桂海村拥有海水网箱养殖面积达37286平方米,养殖有石斑、白花、红鱼等20多个品种的优质海鲜,产出的白花胶畅销港澳地区。在养殖渔业转型升级上,全村以“协会+公司+渔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利用630公顷近岛海域开发海胆、龟足、荔枝螺、巴菲蛤等特种海产品护养增殖,年产值达193万元。

此外,该村还引入恒荣公司、生辉公司、大麟洋公司和海胆辉公司合作开发护养贝类海产项目;与珠海长源贝类养殖公司合作开发深湾养蚝项目,在大头洲合作开展白蚝养殖试养成功,进行批量生产;组织养殖户分批拆解传统低产值的浮排式渔排,改造浮排网箱,逐步转移到深水区养殖,提升养殖抗灾能力。

桂海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村一品”带头人队伍也在着重培育中,通过培训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提高带头人素质,支持本村农产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农工商企业,带动农民实施“一村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