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上午,珠海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珠海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措施》(即“3.0版”促进就业十条)的有关情况。
7月29日,《珠海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措施》正式印发。此次出台的“3.0版”促进就业十条是“1.0版”“2.0版”的延续升级。珠海市人力资源社保保障局副局长郭丽云介绍,“3.0版”促进就业十条主要政策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
降成本,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延长阶段性下调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期限,原定2021年4月30日到期的政策,延长实施1年至2022年4月30日,且结合省级统筹费率标准调整工作,统一实施工伤保险费率下调50%;延长阶段性下调失业保险费率和浮动费率政策期限,原定2021年4月30日到期的政策,延长实施1年至2022年4月30日;继续实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分档减缴和暂免征收优惠政策,实施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
促增长,着力扩大就业供给。强化投资、外贸对经济的拉动和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强化就业政策与产业、财政、消费、金融等政策的协同联动;落实定向降准政策,补贴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鼓励创业,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60万元、将贷款条件中的小额消费贷款限额由5万元放宽至20万元;加强孵化载体建设,将创业孵化补贴期限延长至2年。
稳重点,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加大政策性岗位供给力度,进一步深挖国企和基层社区服务岗位;实施高校毕业生留珠就业创业专项行动,建立政校企联盟,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珠就业创业;开展失业人员分级分类精准帮扶,精准开展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和就业服务;延续脱贫人口就业扶持政策,继续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和特殊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再安置。
优服务,着力优化港澳青年来珠就业创业环境。支持港澳青年参加实习见习,对参加“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人员按不超过每人每月10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强化政策的协同性和集成性,来珠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群体同等享受珠海就业创业和人才住房补贴优惠政策;港澳创业项目优先入驻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享受最长三年“零”租金、“零”物业管理费优惠政策。
夯基础,着力加强职业培训。开展“粤菜师傅”专项招聘以及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推进珠海“南粤家政”信用管理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共建“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项目,聚焦“5+1”战略产业集群开展精准技能培训;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等高素质农民培训,引导青年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发展。
强保障,着力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增加劳动者失业登记选择范围,提升就业服务便利度;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开展招工用工、线上线下招聘、返乡返岗专车专列等就业创业服务;加大技能人才和紧缺员工引进力度,为经济体量和产业发展提供充足人才支撑。
据介绍,“促进就业十条”系列为珠海“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2018年底,珠海出台“1.0版”促进就业十条,推出适度降低社保费成本、降低企业招工费用等政策举措;2020年6月,珠海出台“2.0版”促进就业十条,进一步推出社保减免延缓等减负稳岗政策。两年多来,珠海市累计支出就业专项资金3.21亿元,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人数20.95万人次,为9.97万家企业减免各类社保费逾60亿元。目前,珠海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