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要在首会。
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珠海市委、市政府紧接着召开了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亮目标、比决心、赛路径,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众所周知,“新春第一会”具有风向标意义,不仅是一场动员大会,更释放出新的行动信号。
珠海各区(功能区)举办了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亮出了今年的发展目标;市政府发布了2025年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家代表进行表态发言……从点到面,珠海正以竞速姿态,奋力拼出“开门红”。
诚然,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艰苦的耐力赛、接力赛。在“压力测试”下不变形,在“耐力长跑”中不泄气,在“实力竞技”中勇争先,比拼的是产业发展的硬实力。
当前,珠海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更有信心。
珠海的信心,来源于发展战略定位的提档升级。去年,省委赋予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的目标定位,既是责任,又是鼓舞。
珠海的信心,也来源于布局新质生产力,在“云上智城”“天空之城”的建设上占得了先机,加上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三座超级工程,极大地拓展了珠海的战略腹地和经济纵深。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会上,珠海市委书记陈勇一连说了几个关键,“决定成败的关键取决于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和成色,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把握‘澳门+横琴’这个大机遇,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抓住应用场景创新这个胜负手,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基本盘。”
要突出产业集群建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能否建成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了能否在未来发展和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珠海要破局,唯有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能闯出一片发展新天地。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
要突出改革创新赋能。
珠海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改革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和精神特质。
过去一年,珠海坚持系统集成的改革方法论,推出580多项改革举措,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取得实效。其中,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等案例入选省典型案例。
会上,市委改革办通报了2024年珠海市开展特区改革创新行动情况及“改革创新先锋榜”案例,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围绕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依次发言。
“改革对珠海来讲至关重要。”陈勇表示,“涉及到高质量发展,涉及到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在珠海的这个阶段,没有改革创新的支撑,我们寸步难行。”
要突出应用场景创新。
从打“飞的”回家过大年、开通全国首条跨省低空冰雪文旅专线,到珠企研发的“海鸥”无人机获得特殊适航证……在珠海,开放应用场景带来的,是无穷的创新力量与市场潜力。
陈勇反复强调,应用场景的开放,是接下来政府最大的招商引资手段,也是珠海将来最强大的营商环境。要牢牢把握新技术、新产品对应用场景的迫切需求,推动城市应用场景资源的全面开放。
其背后的逻辑是——只有把应用场景创新这条路走通,才能为科技创新形成商业模式创造条件。这就需要政府在这方面主动作为。“要让珠海成为全国应用场景创新的‘首发市’。”陈勇说。
爬坡过坎,再过一山,方见壮美风景。
破局起势,且看珠海扬帆启航,向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