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召开2024年重点协商议题座谈会,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及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围绕“推动珠海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共商我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据了解,目前,珠海涉及中药加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3家,在产品方面已有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保健品等多个系列,部分中药品种具备一定影响力,发展前景广阔。
座谈会上,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课题组汇报“推动珠海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协商议题的调研背景、提纲等。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发展改革局等单位代表,及各位委员、专家学者围绕我市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交流探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市政协委员、遵医五院副院长王德伟建议,引进中医药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加强医科大学与企业及临床合作。推动地区中医院均衡发展,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训,不断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同时,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嵌入中医药诊疗与服务等多个环节,使“人工智能+中医药”的产业赛道逐渐升温。
针对如何壮大珠海中医药产业基础等问题,香洲区政协委员、拱北海关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主管药师黄晶建议,合理促进珠海本地中药生产线建设和升级,打造中药高端制造标杆工厂及品牌;加大对中药材种植的投入,深挖本地地道药材或海洋天然药物资源,创造属于珠海的中药饮片品牌;扶植培育一批珠海特色的名中医,加强与广州、深圳、港澳等地的产学研合作,有针对性地引进天然药物、中药经典理论、临床药理学研究等专业人才。
市政协副主席彭洪出席会议并指出,课题组要集思广益,发挥优势,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各相关单位在做好自身职能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我市中医药产业的调查研究,为我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为粤港澳中医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