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珠海香洲 坚持“产业第一” 扛起主城担当

2023-03-02 09:54:37 南方日报
A- A+ 1393

 1.png

香洲区正奋力扛起高质量发展的主城担当。钱文攀 摄

222.png

图为先导高端智能装备华南总部制造基地。    钱文攀 


    岭南春来早,人勤春更早。南粤大地,处处勃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气象。

    当前,全省上下呈现出在高质量发展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珠海竞标争先的路径已经明晰——唯有坚持制造业当家、产业第一,加快建设产业大市、产业强市,才能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战鼓催征马蹄疾。作为珠海市主城区,香洲区肩负着支撑全市发展大局的重任。走前列、挑大梁,香洲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产业第一,突出创新引领!”2月14日开幕的香洲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新一年奋斗目标。今年,香洲区发展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这是承诺,更是信心。

    勃发开局之气象,展示开局之作为,在珠海加速蓄力腾飞的攻坚之年,主城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更牢、步伐更稳。香洲,正奋力扛起高质量发展的主城担当,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潮中奋勇争先。

    稳与进 吹响项目落地“集结号”

    新年伊始,香洲区马不停蹄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

    招商团队奔赴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地;香洲区驻哈尔滨招商处正式设立;全区上下广发“英雄帖”,邀请企业家到香洲投资兴业,将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布局香洲……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回首2022年,香洲区的表现可圈可点: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7.1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5.69亿元,增长5.5%;工业投资49.16亿元,增长56.3%。新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96个、亿元以上项目93个。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要拿出与强者拼、与快者赛的决心,以最快速度、最优效率将更多好项目、大项目收入囊中。”刘齐英说。

    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唯有把项目落地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确保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达产,方能使其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八,珠海举行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暨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香洲区分会场,总投资133亿元的17个重点项目集中动工,建成后将新增产值312亿元。

    “集成电路产业基础好、支持力度大、政府服务优,是我们落户香洲的主要原因。”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CEO、总裁罗斌说,“我们将立足香洲,加速攻关高速芯片研发的‘卡脖子’问题,助力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强链补链”。

    同一天,先导高端智能装备华南总部制造基地在香洲区正式投产。据悉,近期即将投产的还有格力冷水机组等23个项目,预计新增产值超145亿元。

    立足于“稳”,更着力于“进”,在施工机械的鸣笛声中,香洲区擂响高质量发展的金鼓。2023年,香洲区共安排重点项目316个,年度计划投资360亿元,比去年增长16.5%。

    为推动前期项目尽快开工,香洲区将推进项目审批流程再造、规则再造,实施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在“容缺受理”“容缺审批”基础上试行“容缺开工”。

    此外,香洲区将资源进一步向重大项目集中,强化土地、能耗等各类要素保障力度,发挥专项债、贴息、中长期贷款等资金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

    破与立 5.0产业新空间拔地而起

    为优质项目提供高品质产业空间,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最早发展起来的主城区也最先面临产业空间载体不足的问题,亟待破局。

    “坚持将最宝贵的土地资源用于产业发展!”一句话凝结了香洲区打赢载体建设攻坚战的决心。

    1月18日上午,位于香洲区三溪科创城的三溪·华发智造港3号项目1号厂房顺利封顶。该厂房从开工建设到完成封顶仅用时一个半月,已落户高效新型太阳能电池及钙钛矿电池项目。

    同日下午,正方·云创园5.0产业新空间系列项目签约动工,建成后可提供5.0产业新空间约19万平方米。该系列项目创新采用“民企投资建设、国企承租运营”的模式,调动起企业增容扩建的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在珠海,5.0产业新空间是个热词。去年,香洲区大干快上掀起载体建设热潮,按照“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的要求,动工建设12个5.0产业新空间,总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

    按照计划,今年香洲区将建成格创·智造、三溪·华发智造港等12个新建项目,新增载体172万平方米,同时做好载体建设与招商引资的有序衔接,力争“完工即投产,建成即满园”。

    南屏科技生态城、三溪科创城是香洲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目前两大平台皆已完成控规修改,整体容积率提升至3.0,产业用地效率进一步提升,为香洲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今年,香洲区将抢抓机遇,着力打造三大平台——白沙科创港、凤凰科学谷、香洲北中央创新区。完成凤山工业区改造,试点设立拎包入驻的“0元创业空间”,为怀揣梦想的青年人才提供平台。

    “梦想有多大,空间就有多大。”这是珠海对广大中小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承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批高品质、低成本的产业空间,将为香洲的发展打开新天地。

    引与育 创新引领打造“超级孵化器”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放眼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

    香洲作为主城区,是珠海创新资源要素最为集中、各类人才最为集聚、基础设施最为完善的区域,也是推动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香洲必须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全市‘超级孵化器’。”刘齐英说。

    将城市之“老”转变为活力之“新”,需要优化创新环境,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及人才。

    2022年,香洲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97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03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09家,4项指标均位居全市第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7家,总数达568家;引进博士后、博士及各类青年人才、技能型人才超1万名。

    如何保持吸引力?未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发挥教育医疗配套完善的综合优势,既是主城区的责任,也是香洲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的制胜法宝。

    一手抓招引,一手抓培育。企业家对一座城市的了解与评价,最直接的参照物就是本地企业的发展状况。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香洲,共同发展。

    为培育好创新型中小企业,香洲区搭建了产业金融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发放“免申即享”贷款贴息券,截至2022年底促成融资金额超42亿元。

    此外,香洲区建成上市企业育成中心,该中心已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港交所“四大交易所”签约,为辖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上市辅导服务。今年2月,香洲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同步启用,厚植创新沃土。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从春天出发,香洲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必将在全市更好地发挥主城区的核心带动作用,以高质量发展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数读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

    建成格创·智造、华发智造港等12个5.0产业新空间项目,新增载体172万平方米

    年内建成赛纳新材料总部等10个项目,动工科瑞思智能制造等14个项目

    年内新增至少1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00家以上

    新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及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30个

    做大政府投资基金,年内实现基金总规模超50亿元

    确保今年动工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项目34个,新增学位2.52万个,年内建成学校、幼儿园项目15个

    火热实践

    广东首个“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落地

    香洲“小巨人”拔节生长

    2月6日,珠海市香洲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博创豆留科技园揭牌。

    作为广东省首个专业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一站式平台,该平台通过“服务平台+资源平台”的生态服务体系,以专项政策叠加人才、资本、市场、技术、数字化改造等全方位支持,为香洲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成果展示、产业宣传、企业诊断、运行监测、交流对接、申报辅导等一站式服务。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指主营业务和发展重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要求,技术创新和融资能力强,发展速度、效益和质量好,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的中小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

    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是香洲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1年,香洲区制定出台《香洲区关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成为全省首批出台“专精特新”企业专项奖补政策的县区。根据政策,获认定“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按照国家、省、市、区不同级别予以梯度扶持,最高可获100万元资金奖励。

    截至目前,香洲区已培育出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去年11月,香洲区共有309家企业入围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反映出香洲区“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军力量充足,梯度培育成效显著。

    “此次搭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一站式服务平台是落实‘产业第一’部署的重要举措,释放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香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香洲将继续培育一批符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爆发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内新增至少1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00家以上。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让大型企业顶天立地、中型企业承天启地、小型企业铺天盖地。香洲区加速形成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产业生态,迸发出新的澎湃活力。

    新的征程

    把制造业当家

    作为头号工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响彻全省,连日来,香洲区重大项目纷纷集中动工,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奋力把“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

    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全力以赴拼项目、拼经济、拼发展!今年,香洲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香洲立下的“军令状”鼓舞人心。

    在狠抓项目建设中开创新局面。香洲将5.0产业新空间建设作为推动“产业第一”的关键抓手,今年将建成格创·智造、华发智造港等12个项目,新增载体172万平方米。抢抓机遇打造“三大平台”,推动白沙科创港、凤凰科学谷、香洲北中央创新区接续发展。

    在推动创新发展中构建新优势。实施高成长型企业倍增计划,年内新增至少1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700家以上,力争产融平台授信额度超100亿元、新增4家以上企业上市挂牌。持续实施“香山人才计划”,计划新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及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30个。

    在激发城市活力中积聚新动能。加快推进城市之心核心区、港珠澳口岸城和香洲港、九洲港滨海商业休闲中心及城市阳台三期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加快建设香洲金融产业基地,打造九洲大道现代服务业产业带,实现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销售“双倍增”。

    在提升城市品质中塑造新风貌。深入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里子”工程,新开工改造富华广场等19个老旧小区,年内完成100条背街小巷路灯“增亮”工程,提升主城区交通效能,新增不少于4000个公共停车位。

    在促进民生发展中体现新作为。举全区之力推进主城区学位攻坚计划,确保今年动工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项目34个,新增学位2.52万个,年内建成学校、幼儿园项目15个。加快香洲区人民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和区疾控中心建设,推动10个镇街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