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形机器人不断刷屏的2025年,珠海再次抛出“重磅动作”。
9月9日,第二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启动仪式在香洲区“模数空间”举行。现场,参会企业智元机器人带来的远征机器人与启动嘉宾并肩登台,共同点亮大会序幕。
本届挑战赛延续“灵巧新生力,智汇创未来”的主题,将于10月29日至30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赛设置现金奖励198万元,获奖队伍还可获得额外的投资资金。目前,已有清华大学、香港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越疆机器人等20余支海内外顶尖团队表达参赛意向。
启动仪式上,珠海市香洲区委副书记、区长,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张会洋向全球发出邀约:“诚邀全球英才齐聚香洲,共襄盛会,把‘金点子’留在香洲,把好项目投在香洲。”
赛事升级
百万重奖激发创新活力
8月中旬,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人形机器人在田径、足球、自由搏击等项目中的“花式炫技”,展示出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突破,吸引全球关注。
在具身智能这条新赛道上,珠海瞄准的是高性能关节电机、灵巧手等关键零部件。2024年11月,首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举行,被视为珠海进军具身智能的一大动作。
与首届活动相比,本届赛事全面升级,坚持以“用”为导向,首创“生产+生活”双赛道。
其中,生产赛道瞄准工业精密装配场景,项目包括有限空间抓取、刚性部件装配、柔性线束插接。
生活赛道选取家庭厨房配料场景,系统考察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中对物体识别、抓取策略、精准操作等关键技术的协同实现,项目包括人机交接、器具识别与抓取、颗粒物精细配料。
赛事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阶段,采用线上报名与网络评审的形式。参赛团队需提交文档、演示视频等材料,由专家教授和企业代表组成的评审团从技术先进性、研究基础、团队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决赛阶段,入围团队需携带机器人系统到现场根据任务要求进行系统集成、调试与训练,最终由专家评委结合表现与完成度综合评定进行现场打分。
为吸引国内外更多专注于灵巧操作、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等方向的顶尖团队和项目落地,本届赛事设置现金奖励198万元,相比上一届增加了153万元。
各赛道奖项包括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优胜奖7名。其中,一等奖现金奖励50万元,二等奖现金奖励25万元,三等奖现金奖励10万元,优胜奖现金奖励2万元。除现金奖励外,获奖队伍还可获得额外的投资资金。
产业沃土
百亿集群支撑技术革新
发展具身智能,为什么是珠海?
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制造业基础扎实,已形成以格力电器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体系和松下马达、智新自动化等具身智能产业链集群。
今年以来,珠海与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达成合作,具身智能“朋友圈”不断扩大。
广东省科学院珠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红烨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上各有优势,可实现资源要素跨境联动。
“内地企业有生产制造优势,港澳高校人才储备丰富,通过技术、人才、数据等资源互通共享,能共同推动具身智能各类场景应用落地。”张红烨说。
在政策支持上,珠海不断加码。一方面,珠海通过“算力券”“模型券”“揭榜挂帅”等高强度、精准化的补贴和资助方式,以及政府联动基金的支持,切实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和创新风险。
另一方面,珠海积极开放本地应用场景,鼓励新技术、新产品“首发首试”,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加速从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过程。
香洲区作为珠海主城区,目前已集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00家,产值规模突破百亿元。
该区打造珠西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高地——“模数空间”,已汇聚垂类应用140个、大模型企业70余家,并成立香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首批凝聚80家成员单位,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生态。
借助此次大赛契机,香洲诚邀全球人工智能英才成为“城市合伙人”,携手构建全国领先的创新生态。
“我们希望参赛队伍不仅在比赛中发光,还能在香洲落地生根。”香洲区科技和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万志介绍,对于意向落地的参赛项目,香洲区将在资金、空间、人才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比如,在空间支持上,优先入驻香洲区相关产业园、孵化器等载体;在人才政策上,提供人才公寓、子女教育、科研经费等配套措施;在产业对接上,协助对接本地企业、高校及资源,推动项目快速产业化。
香洲区还将优先支持落地项目纳入香洲城市改造提升计划,为创新技术提供真实落地场景,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未来,香洲区计划持续举办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打造在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具身智能产业品牌活动,推动产业交流、技术合作和投融资对接,持续释放创新活力。
■焦点
香洲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
抢抓万亿市场机遇
加快核心技术攻关
为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记者获悉,珠海市香洲区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共同为联盟授信,总授信额达200亿元。
香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共计80家成员单位,汇聚了区内相关领域的创新企业、应用单位、高校院所和专业机构,聚焦产业协同、技术攻关、生态建设三项重点任务,通过技术共享、订单协同,推动“整机+零部件+系统集成”全链条联动。
联盟将组织科研力量联合攻关,力争在关节电机、灵巧手、大模型等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整体提升产业的技术能级和竞争力。此外,联盟将通过发布应用场景清单、组织供需对接活动、打造应用示范项目等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速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着力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香洲区紧跟省市步伐抓紧谋划,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专班,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接下来,香洲区将进一步发挥联盟作用,抢抓人工智能万亿级市场机遇,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将香洲打造成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延伸
珠海首届“全国科普月”启动
百场活动
玩转机器人盛宴
9月9日,2025年珠海市首届“全国科普月”活动在珠海市民服务中心启动。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推出超100场专题活动。活动紧密联动珠海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全面激发市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启动当日,主场活动“科技科普Show——机器人科技科普展”同步亮相市民服务中心。展览面积达2000平方米,设置工业机器人、服务与生活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具身机器人和互动体验五大展区,汇聚格力智能装备、ABB、优必选、云洲智能、智元机器人等25家知名企业,集中展示34套前沿机器人产品。
现场,市民可品尝机器人制作的咖啡,观摩工业机器人演示,还能与广东图灵智新技术有限公司的G1型人形机器人互动,欣赏其跳舞、投篮等技能,感受人工智能与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
据介绍,本届科普月活动构建了“1+1+N”活动体系:即一场主场启动仪式、一场机器人科普展,以及整个9月持续开展的AI创新应用实践大会、海洋科技讲座、科学家精神宣讲等百余场活动。
全市各成员单位、区科协、科普教育基地将联动推出“科普大篷车”进基层、线上“云科普”等多样化活动,推动科学知识走进校园、社区、企业和乡村。
科普月期间还将举办食品安全知识竞答、亲子观鸟、“气象小主播”大赛等特色活动,通过“科普+产业”“科普+民生”的创新模式,构建社会化科普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