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中国商飞卖出超130架飞机,中航科技揽70余项目 高精尖亮相 促经贸往来

2024-11-14 09:38:19 南方日报-珠海
A- A+ 443

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在珠海市开幕,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企业参展。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尖”展品集体亮相。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签署1500余台通航动力产品的意向采购合同,总金额超过100亿元;中国国产宽体客机C929签约全球首家用户,国产大型客机C919和国产支线客机C909收获130架新订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70余项合作协议及合作意向,累计签约金额近600亿元……

中国航展,作为航空领域的一大盛事,不仅是展示航空工业实力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更是一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贸易盛会。

全球高精尖产品“同台竞技”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举世闻名的中国航展,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场贸易盛会。珠海上空,各式飞机争奇斗艳。会场内,各国展商携自家最新产品齐亮相。

海陆空全覆盖。中国空军选派36型装备参加空中飞行展示和地面静态展示,其中不乏歼—20、运油—20A、歼—35A、红旗—19地空导弹等“国之重器”;歼—15T舰载战斗机、歼—15D舰载电子战飞机、直—20J舰载直升机等战机都是中国海军现役最新型的主战装备,均为首次公开亮相;陆军参展装备则有直—10武装直升机、直—20战术通用直升机、直—8宽体型运输直升机、直—8高原型运输直升机等装备。

空天电齐亮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携新式武器装备重磅亮相,全方位展示我国陆军外贸武器装备发展最高水平;中国航发集团携CJ1000A发动机、“太行”发动机、AES100发动机等产品亮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也首次实物展出远程多功能雷达、中远程警戒雷达;中国航天科技携近200项高新科技成果参展。

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无人系统迅速发展的趋势,本届航展还首次开辟专门展示无人机、无人船、无人系统的“第二展区”。

在这个新的展区,小鹏汇天、珠海云洲智能、亚光科技、四川腾盾、联合飞机集团、北极鸥航空集团等超100家参展企业,携超100型无人装备参加展演,让观众感受未来科技的无限魅力。

除了国内参展单位外,本届航展还有境外展商159家,比上届航展增长104%。展商们一边展示其最新产品和技术服务,一边积极寻求合作,在航空航天业的世界级舞台上“秀肌肉”、拓市场。

开幕式当天,航展场内场外人头攒动。这其中除了观众、参展商、媒体记者之外,也有不少采购商来货比三家、洽谈意向。

“航展中的商用大飞机展现了多极化趋势,不仅是空客和波音,现在中国也进入了这一市场,且竞争力十足。”中葡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副秘书长Danilo Afonso Henriques表示。

尼日尔空军高级军官伊斯梅尔则对中国的战斗机、运输机感兴趣:“它们性能很可靠,期待能买一些回去,增强国家的安全。”

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报道称,自1996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航展已成为国内外先进航空航天技术和设备展示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推动航空航天技术和设备领域业务合作的重要国际平台。

我国将成全球最大单一航空运输市场

1996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航展已成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防务博览会,成交记录也迅速攀升。

两年前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两项成交数据均创新高:签订总值超398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书,成交各种型号飞机549架。本次航展甫一开幕,各参展单位就展现出不逊于上届的极大热情。

11月12日上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与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用户、企业代表等签署了70余项合作协议及合作意向,累计签约金额近600亿元,再创新高。

据悉,此次签约项目主要涉及宇航、防务和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三大板块。其中,宇航领域合作覆盖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以及火箭发射服务、商业航天等众多重大项目;防务领域涉及一系列重点装备产品出口;在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方面,围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以及高端装备、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优势领域签订合作协议。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其所属单位与多家用户和合作伙伴进行集中签约,包括国产载人飞艇AS700、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M、民用初教6飞机以及多型AC系列直升机等,共签订了12架确认订单和268架意向订单。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举行AES100发动机发布暨通航动力产品推介会,集中推介10型通航动力产品,并与10家客户签署1500余台通航动力产品意向采购合同,总金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国产飞机要形成统一品牌、家族品牌,C家族,共翱翔。”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产品发布会,宣布ARJ21飞机增加商业名称“C909”,统一飞机产品名称为“商飞+型号”的形式。至此,其三款商用飞机产品名称分别为“商飞C909”“商飞C919”和“商飞C929”。

展会期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海航航空集团签署60架C919飞机确认订单和40架C909飞机确认订单;与多彩贵州航空签署30架C909飞机订单,其中20架为确认订单,10架为意向订单;与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C929客机首家用户框架协议。

同日,该公司还发布了《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4—2043)》(下称《年报》),对未来20年全球和中国商用飞机市场作出分析预测。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运输市场。”《年报》指出,预计未来20年,全球旅客周转量将以每年3.75%的速度增长。其中,中国的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率为5.3%,到2043年中国民航的机队规模将达到10061架,占全球客机机队20.6%。

■焦点

6架“鲲龙”AG600M购租成交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首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与中航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无锡财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签署6架AG600M购/租合作协议。

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是我国为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自主立项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

2009年立项至今,AG600的研制已走过了15个年头。2016年,AG600飞机1001架机在珠海总装下线。2017年,其在珠海机场成功开展陆上首次飞行试验,随后分别于2018年、2020年在湖北荆门及山东青岛完成水上、海上首飞。

上届航展,AG600进行了飞行投水演示,数秒内倾泻12吨水,精确覆盖目标区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本届中国航展并未出现“鲲龙”AG600实体机的身影,但作为珠海“东道主选手”,“鲲龙”AG600模型在航空航天馆仍吸引不少观众围观。

在签约仪式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国产航空装备融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研究,深入开展国产航空装备体系化市场开拓、综合化运营保障、实战化应用演练,加快形成以“鲲龙”AG600为龙头的国产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以满足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和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要。

目前,作为我国首次按照民用适航标准研制的大型特种飞机,数架AG600飞机正为适航取证工作而加速冲刺,推动适航取证“进度条”不断提速。10月底,AG600最小离地速度表明符合性试飞在陕西蒲城顺利完成。同时,AG600飞机襟翼及其连接疲劳和损伤容限试验在上海开试。

在珠海,AG600的小批量总装生产也在同步开展中。今年6月,来自四川成都的1101架机头大部件运抵珠海交付。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生产制造的部件都将汇聚于此,总装组成从研制阶段转入批产阶段的首架机(1101架机),力争实现“取证即交付,交付即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