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小巨人”开创“大未来” 金湾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增至14家,打造细分领域龙头

2023-08-03 09:25:21 南方日报-珠海
A- A+ 1064

深耕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专攻关键技术难题……近年来,珠海金湾区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了一大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进一步向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裂变。

    随着新成员的不断加入,这一大家庭正在持续壮大。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8家来自金湾的企业上榜。至此,金湾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增至14家。

    从新材料、设备制造到光纤通信乃至各类细分领域,不断涌现的“小巨人”们不仅展现了金湾的产业活力和创新能力,也为“工业立区、智造强区”强势蓄能,持续推动金湾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国产替代降低医疗成本

    顾名思义,“小巨人”体量虽小,但能量巨大。创新驱动成为支撑“小巨人”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特别是一批专注于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企业,一旦研制成功,则有望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带动产业链条的高质量发展。

    简单而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指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其特点是:小市值、高估值、高成长、高盈利、创新能力强。

    同大企业相比,“小巨人”企业富有活力、善于创新、经营灵活、反应敏捷,具有很多大企业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其在所在的领域内精耕细作,苦练内功,凭借着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逐步成长为所在细分行业里的领头羊。

    如今,金湾区约六成的“小巨人”企业集中在新材料领域,其他则分布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在金湾区三灶镇东咀片区,一片不起眼的厂房内,就藏着这样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珠海迪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从过去的追赶,到如今的并行,再到未来的探路。”珠海迪尔项目管理部总监游少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迪尔生物近10年来,对标全球业内顶尖水平,赶超国外行业龙头的发展历程。

    以临床微生物诊断产品作为主要业务,迪尔生物是典型的细分领域里的佼佼者。通过不断打造和完善符合国内细菌检测及药敏检测需求的病原形态学检测、细菌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其医院感染管理等智能化临床细菌检测配套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地区,服务于国内外5000多家医疗机构。

    游少华表示,尽管该公司所处行业受众面较窄,整体产值和体量不大,但通过技术积累和创新研发,已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等核心产品上实现了对国外同类产品的赶超,有效在国内市场实现了国产替代,打破了过去几乎清一色进口设备的垄断现象。

    不仅如此,迪尔生物依靠其过硬的性价比优势把整个行业产品的价格打了下来,甚至出现了“拦腰斩”的价格,这也直接降低了医疗成本,给患者带来实惠。同时,通过如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等产品的迭代升级,也有效地提升了在临床医学上对微生物的监测效率,并有助于遏制耐药菌的产生,为快速形成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检测判断。

    专注创新研发兑现成长潜力

    在金湾的最西端,番禺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也是此次上榜的金湾区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不过,这里生产的产品每一件都是“大块头”。其生产的管桩直径最大的达到11米,甚至可以把一辆中巴车套进里面。

    据介绍,珠江钢管主要从事海洋工程,包括海底油气管线、海上风力发电及海上平台等专用特种钢管产品的研制,开发各类高性能钢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石化、城市燃气、建筑工程等领域,远销中东、欧美、非洲等地区。

    走进企业生产现场,一边是堆放整齐的巨型钢板原料,一边是通过压制焊接等工序最后成型的钢管。从一块板,到一根管,看似与日常的钢管差别不大,只是体积大小扩大了数十上百倍。但实际上,随着产品体型的增大,要将其“卷”制成型,工艺控制要求难度也成倍增加。这促使着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完善工艺,如今,珠江钢管每年的研发费用约3000万元。

    距离珠江钢管不远处,烽火海洋网络设备有限公司也完成了向“小巨人”的跃升。该公司是目前全球海洋通信领域唯一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全产业链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其海底光缆、中继器、水下系统设备及附件等主导产品技术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依靠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技术的光学膜产品,能动科技光学产业有限公司也成功填补了国内企业在此领域的空白。其产品拥有多项世界性的发明专利,如镭射光学膜技术等整套国际领先且具有独占性的高端技术。

    一个个“小巨人”正亮出绝活,赢得市场,在金湾这片产业热土上崭露头角。

    从此次入选的8家企业来看,扎根金湾多年的存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厚积薄发的产业活力和成长潜力。而在这一进程中,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创新能力等要素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

    如珠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近年来迅速成长,已一跃成为全区产值20强企业。该公司作为2020年度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凭借着在湿法锂电池隔膜生产上的技术创新和积累,已具有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膜供应能力,实现了从“小巨人”到“新巨头”的跨越。

    对首次认定企业最高奖励百万元

    于金湾而言,“专精特新”企业是“工业立区、智造强区”建设的新引擎,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促进中小企业提高创新水平、推动协调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

    金湾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虽小,但长期深耕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成为突破关键技术环节的重要力量;同时,其配套能力突出,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支撑。”

    如今的珠海金湾,正呼唤更多“小巨人”引领大产业。通过政策引导、强化机制、完善体系等方式,金湾区正全方位建立企业成长梯队,培育着“产业森林”。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印发实施《金湾区(开发区)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对首次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市级专精特新称号的工业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建立机制强化服务——如成立“专精特新”企业培优联盟,旨在横向多方联动优质服务资源,纵向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打造高质量、有针对性的“专精特新”服务;同时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直接沟通,随时主动收集企业诉求,积极高效解决有关问题。

    完善梯度培育体系——从加强企业梯度培育、支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扶持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四个方面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引领广大中小企业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最终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方向裂变成长。

    随着“小巨人”企业的做大做强,一方面其作为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在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维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一些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有助于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解决一系列关键领域难题。

    如今,“小巨人”正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地方经济“蓄能”,促进相关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蕴藏“大能量”的“小巨人”,正助力开创金湾产业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