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珠海38家A股上市公司悉数披露2022年财报。
总体上看,2022年珠海上市公司表现稳中有进,38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3401.34亿元,同比增长1.80%。另外,在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部分公司业绩承压,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3.98亿元,同比减少8.83%。
从营收、利润、现金流、总市值几份榜单中不难看出,格力电器、华发股份、纳思达、丽珠集团等百亿级以上的企业地位稳固,部分公司去年成绩创下历史新高;而增速榜上,英搏尔、远光软件也表现亮眼,显示出较好的成长性。
企业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稳步前行?2022年珠海A股“优等生”的“成绩单”显示,进一步提升核心业务的市场地位,积极科技创新、拓展海外市场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头部的坚守 核心业务为本,科技创新为翼
谈到珠海A股“优等生”,绕不开格力电器。
作为珠海市唯一一家千亿级市值A股上市公司,格力电器不仅以1889.88亿元的营收、245.0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雄踞榜首,也占据了珠海上市公司整体的一半。2020—2022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占38家珠海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比例分别为56.26%、56.23%、55.56%;归母净利润上述比例分别为65.97%、65.30%、80.00%。
与往年相比,2022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增长0.60%,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增长6.26%,呈现稳中求进的态势。空调仍然贡献了格力电器超七成的营收。根据i传媒《暖通空调与热泵》发布的调研报告,格力以超200亿的市场规模拿下2022年度中央空调市场规模行业第一,连续十一年保持市场份额领先。
一个明显的变化也在发生。去年,格力电器加码工业制品和绿色能源,二者的营收分别增加了137.88%和61.69%。以直流薄膜电容为例,去年该产品销量同比提升三倍,成功开发工业、水泵、新能源风电、光伏等行业标杆新客户。
在绿色能源领域,格力电器致力于新能源电器及近用户侧能源互联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2022年,格力钛新能源“一种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成功入选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金奖,这也是目前新能源行业唯一获得金奖的锂电池产品专利。
2022年的营收榜排名前六位较上年无任何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华发股份、纳思达、丽珠集团等上市公司营收均创下历史新高。
华发股份“坚持把销售作为核心要务”,全年实现销售1202.41亿元,销售面积400.9万平方米,位列克而瑞202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第18位,较2021年提升14位,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2022年,华发股份维持稳定的现金流能力,以383.44亿元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排名现金流量榜第一位,较上年同期增长6.33%;
尽管经济增速放缓、医保控费集采等诸多风险与挑战使得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但2022年丽珠集团仍然稳中有增,制剂板块销售增长稳定,原料药板块高端特色原料药占比及盈利稳步提升,公司盈利19.09亿元,为近五年最佳。
对临床研究的重视是丽珠集团业绩增长的密码之一。2022年,公司成立了临床研究管理中心,全面覆盖临床研究、临床运营实施、注册、药物警戒等多维度管理,重点品种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丽康)于2022年6月获批国内序贯加强免疫紧急使用,9月正式被国家纳入免疫规划,现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用于加强针接种。
去年不少企业面临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的考验,一些企业率先复苏,纳思达就是其中之一。
2022年,随着消费者逐渐形成了居家办公学习、居家打印的习惯,我国家用打印机市场增长有了新的驱动力,打印机市场供应逐步迎来复苏。当年,纳思达实现营业总收入258.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154.04%。
行业数据显示,纳思达打印机业务整体出货量在全球激光打印机市场份额中排名第四位。其中,奔图全球范围打印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40%,原装耗材出货量同比增长超 60%。纳思达收购利盟国际后,主要的经营体量来自利盟国际,随着半导体元器件供应回归正常,加之利盟与供应商的积极合作,利盟全年打印机产销量再创新高,已超过2019年同期的销量,成为被公司并购以来的产销量最高年份。报告期内,公司的打印机通用耗材业务、通用耗材芯片业务、打印机主控芯片业务也在全球细分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专利技术是打印行业的“护城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纳思达拥有自主研发的已取得专利权的专利5618项,软件著作权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52项。同时,另有1473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查过程中。
黑马的突围 新能源市场提速,海外业务“扩圈”
除了营收榜前十名的几位“常客”,2022年的年报也杀出了几匹“黑马”。
今年跻身营收榜单前十的远光软件长期为能源行业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产品与服务,连续多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20%。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10.9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5.65%。
报告期内,远光软件以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为根本动力,围绕数字企业、智慧能源、信创平台、社会互联四大领域进行布局。在强化原有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公司持续加大新技术的研发、储备和应用,优化产品战略。2022年新增专利申请197项、专利授权66项、软件著作权83项、注册商标22项。
受益于下游需求迅猛增长,叠加技术迭代带来的量价齐升,英搏尔也连续两年实现营业收入翻番,较上年同期大增105.55%,排名营收增速榜第一位。
英搏尔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生产的领军企业,公司主营产品驱动总成和电源总成均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其市场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均上涨超过90%,渗透率提高至25.6%,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带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同步增长。
对于一些产品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全球市场和汇率的波动对企业业绩表现有较大影响。
安联锐视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安防视频监控产品软硬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63.78%。
公司年报显示,由于出口销售收入占比较高,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值且保持在相对高位,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但产品研发仍然是公司利润率的重要增长点。公司通过积极推进前端产品智能化开发和深化后端产品的性能,助力中端市场应用需求,新产品持续推出,使产品毛利率稳步提高。在消费类市场,客户(特别是新合作的客户)导入的网络产品比例增加,产品附加值较高;而在工程类市场,中高端智能AI系列产品比重增大,两者都有力提升了毛利率。
另一个受益于海外市场的是2022年利润增速最快的上市公司——东信和平,其实现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19.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长165.68%,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数字信息安全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2022年东信和平在海外业务上发力,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76.03%。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国外市场拓展力度,进一步优化海外业务结构,严格把控业务风险,在应变谋划、强化执行和防范风险三个方面协同发力,成功开拓了非洲、南美空白市场,完成海外多家电信运营商RSP平台部署,海外业务实现较大增长。
另一个亮点同样来自自主创新。过去一年,东信和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强度,主要着力实现自主技术产品创新突破。公司新一代融合统一操作系统基础平台、国产化操作系统NPX平台等自主技术产品取得重要进展,在车联网、消费电子、工业互联网、安防、能源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全年共获得授权专利69件,取得软件著作权16件。公司“eSIM远程订阅管理平台”“物联网安全芯片”“5G超级SIM卡”等10余项科技产品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优秀软件产品、珠海市创新产品。
珠企的追赶 制造业领跑,中小企业潜力初显
当视角拉到广东省,珠海的表现又如何呢?
截至2023年4月29日,珠海市A股上市公司增至38家,数量排名广东省第五位,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5667.89亿元,位列省内第四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306.33亿元,也位列省内第四,与第三名佛山相差173.53亿元。
从行业上看,制造业、房地产、生物医药贡献了珠海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的营收。尤其是制造业,更是珠海上市公司营收的头号动力。
其中,格力电器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在珠海占据半壁江山,同时闯入了广东省上市公司前十名;以纳思达为代表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和以珠海冠宇为代表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也为珠海经济贡献不少能量。
据证券日报统计,2022年广东省A股上市公司已披露年报的841家企业(上市公司843家),营业总收入9.73万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营收过万亿元的有1家,占比0.12%;1000亿元至10000亿元区间内有18家,占比2.14%;500亿元至1000亿元区间1.78%;100亿元至500亿元区间占比9.75%;50亿元至100亿元区间占比为9.51%;10亿元至50亿元区间占比41.38%;10亿元以下占比35.31%。
从收入结构上看,2022年珠海营收五百亿、千亿级企业和10亿以下级企业占比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但10亿至500亿区间内,尤其是50亿至100亿区间的企业占比较少,这反映出珠海的上市公司呈现“一大一小”的特点,腰部企业阵营仍需壮大。
这也跟上市板块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珠海企业通过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上市,相比主板上市公司,这类企业市值规模一般较小,但其中不乏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成长性较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例如今年在科创板上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睿雷达,2022年营业收入约2.1亿元,同比增加14.74%,位列营收增速榜第6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6亿元,同比增加9.66%。
更多“后起之秀”在路上。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同板块分工定位将更加明确,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珠海企业的创新型和科技型特点与注册制下的上市条件和环境十分契合,这将为珠海的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广大投资者和相关机构带来新的机遇。
记者从珠海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目前珠海市在广东省证监局辅导中的企业有16家,在交易所排队的企业有5家。还有一家企业已经注册成功,近期即将在科创板敲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