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重点研究《横琴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年)》。
8月13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横琴举行,省长、合作区管委会主任王伟中听取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修编情况汇报,要求按照合作区发展新要求,科学编制总体发展规划。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近日频频在重要会议中被提及。
从国家级新区到广东自贸试验区,再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十余年间,横琴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推进探索深化粤澳合作、推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过去《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擘画的城市发展蓝图已从纸上跃然成为生动磅礴的现实画卷。
《规划》为横琴发展定位
横琴开发由来已久。1992年,横琴岛被广东省定为扩大对外开发的四个重点开发区之一。2009年8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第三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新区。《规划》提出,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实行更加开放的产业和信息化政策,立足促进粤港澳三地的紧密合作发展,促进港澳繁荣稳定。
2015年,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片区挂牌,标志着横琴由此进入自贸时代。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创新优势,横琴有效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其中包括建立与葡语系国家贸易合作机制、搭建与葡语系国家的贸易平台、引导内地企业和个人到葡语系国家和地区投资。隔年,珠海市政府批复的《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中,横琴的发展定位增加了“与澳门共建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葡商贸合作平台”。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挂牌,《横琴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4-2020)》也已达规划年限。同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表示,将会同粤澳两地和有关部门修编《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产业门类,聚焦优势领域、细分行业,从政策、人力、财力等方面多管齐下,聚力攻坚,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形成规模,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
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下,合作区将以怎样的崭新面貌续写新章,新的规划内容无疑备受期待。
新《规划》脚步越行越近
早在今年6月,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公开面向社会招标横琴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政府采购项目,就已释放出积极信号。
根据招标文件,本次横琴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以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为核心,对评估内容的范围进行了较大扩展,涵盖控规、城市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重要专项规划的实施评估,旨在探索适合合作区新要求的空间规划体系和技术路线,为开展合作区国土空间规划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新《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前期评估工作正式提上议程。
与此同时,合作区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成果展在今年7月正式对外展出,3个入选联合体的设计方案亦为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了大量宝贵建议和思路,有效支撑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作为指导合作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合作区执委会8月3日召开第十三次会议,重点研究《横琴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年)》。
会议透露,规划面积约106平方公里,规划近期至2024年,中期至2029年,远期至2035年。《规划》聚焦“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一主线,突出琴澳一体化、澳门元素和澳门优势,坚持互利合作、开放包容,加速两地空间、产业、民生服务、城市建设一体化发展,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同时,立足澳门所需、横琴所能,统筹谋划各方面主要任务,推动琴澳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王伟中表示,要高标准修编《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紧扣琴澳一体化推进高水平开放,建立高度便利的市场准入制度。
据悉,全面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推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地落实,已写入广东2022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新的《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渐行渐近,合作区新的蓝图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