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拱北海关“促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十大举措见成效

2023-01-18 10:33:35 南方+
A- A+ 245

记者从拱北海关获悉,2022年,拱北海关在海关总署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聚焦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海关职能作用,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外贸稳增长、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深化改革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1.png

全力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拱北海关面对关区外贸严峻形势,以深度调研为抓手,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全力助企纾困,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该关从地方政府关注、有特色、业务量变化较大三个维度选定239家企业,由关领导带队开展实地调研,同步走访座谈地方政府部门、进出口商协会,摸清外贸底数,找准痛点、堵点、难点,同时深入分析调研收集的105项问题诉求,加强与地方会商,在全面落实总署稳外贸系列措施和关区16条细化措施基础上,围绕地方重点项目建设、特殊区域发展、提升帮扶企业质效等6方面,出台进一步促进外贸保稳提质31条措施,推动巩固外贸存量、拓展新增量。

主动回应企业关切,拱北海关联合地方商务、工信及商协会,组织开展“春晖2022”“护航2022”等系列行动,多渠道、多层级、“线上+线下”开展政策宣传和解读,惠及企业2200余家次。与此同时,该关完善企业问题常态化收集、处置、反馈机制,职能部门与隶属海关双向联动,挂账销号、动态清零,累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600余个。

2.png

保障大湾区物流畅通

拱北海关立足关区特点,打造水陆一体、衔接畅顺的物流通道,全力保跨境物流畅顺。积极支持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方面,拱北海关进一步提升粤港跨境货车数量,采取3项措施优化主管地海关验放流程,确保全接驳模式下转关运输正常运行,打造“跨境一锁+新业态”模式,提升大湾区物流运作效率。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拱北海关验放粤澳“跨境一锁”货物批次同比增加190%,验放入境粤港货车同比增加47%,单日最高值达2021年的2.5倍、疫情前的4.4倍。共计开通9条“组合港”“一港通”航线,2万余标箱货物选择该模式出口,助力降低物流成本20%,出口国际货物中转耗时减少2—3天。

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位居全国前列

拱北海关扎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压缩整体通关时间6项长效机制,职能部门与隶属海关两级常态化开展“日周月季”监控分析,实时掌握通关堵点难点,找准症结、精准施策,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3.png

2022年,关区进出口“提前申报”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两步申报”应用率达到40%,均稳定在较高水平。2022年关区进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压缩80%以上,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压缩90%以上,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在全国海关名列前茅。

保障供港澳食品农产品“优”“鲜”供应

拱北海关立足毗邻港澳、地处“两个前沿”的特殊区位特点,持续优化供港澳食品农产品监管模式,保障港澳“菜篮子”安全稳定。

2022年10月改革以来,企业申报工作量同比减少94.8%,节约等待检测时间3个工作日以上,为属地海关节省监管人力198人次,提升通关效率50%以上。

拱北海关同时优化供澳冰鲜水产品检验监管,与港澳建立沟通联系机制,推动鲜活水产品、冰鲜冷冻禽产品经港珠澳大桥快速输港。2022年关区供港澳食品农产品呈增长趋势,其中水果、水产品、禽产品供应量同比分别增长6.3%、11.3%、17.4%。

RCEP减税红利充分释放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以来,拱北海关强化履职担当,制定统筹通关便利与依法科学征管十六条措施,推动RCEP减税红利在关区充分释放,量质效并举全面深化综合治税取得显著成效。

4.png

2022年,拱北海关共验放RCEP项下进口货物货值7.9亿元,优惠税款超2300万元,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600余份,涉及金额12.6亿元;全关税收入库创1980年海关恢复征税以来我关历史新高,为保障中央财政作出贡献。

AEO扩容提质创新高

拱北海关贯彻“共建‘一带一路’海关必贡献”“多双边合作海关必促进”部署,推进AEO扩容提质,促进高水平开放。

2022年,关区AEO资格企业新增20家、累计126家,分别增长66.7%、10.5%。通过一张“清单”抓落实,拱北海关差别化管理措施清单拉长至72项,为AEO企业优先办理手续4.1万票,优先检查1555批次,“先放后检”233票,平均查验率低于常规企业的20%,适用全工序外发免担保金额超6000万元,解决通关问题100余件,企业获得感不断提升。

“澳车北上”政策顺利落地

全面放开澳门机动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内地(简称“澳车北上”)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举措。作为“澳车北上”车辆备案及入境地海关,拱北海关成立工作专班,参与管理办法制定、管理模式研究及信息化系统建设,同步制定海关监管办法,确保对车辆有效监管,推动政府主管部门完善源头管理,建立齐抓共管管理模式,推动制定澳门机动车入出内地预警管控工作机制,协助地方政府向国务院申请实施海关免担保政策并获批复,大幅降低澳门非营运小客车入出内地的门槛。

5.png

2023年1月1日“澳车北上”车辆正式入粤,预计惠及澳门私家车逾8万辆,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世界级城市群均具有积极意义。

推动特殊区域高质量发展

拱北海关持续改革创新、优化保税监管服务,深入推动关区特殊区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创新监管持续增强特殊区域发展韧性,拱北海关出台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5方面措施,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80余项;配合开展属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研究,推动形成统一意见,走出具体实施关键一步,全力提升特殊区域服务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效能。

2022年1—12月,关区特殊区域一线、二线进出口值同比增长16.6%、0.8%,保税维修业务、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业务同比增长17.8%、99.5%。

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

拱北海关统筹发展和安全,列入重点课题探索建设“智慧商检”,打造高效“三应”机制,为总署科学决策提供拱关方案和智慧,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去年,拱北海关落实“先放后检”“依企业申请”等5项大宗商品改革措施,优化查验卸货和送检程序实现即到即检,开通绿色通道快速验放重要生产原料,全年关区验放大宗商品重量同比增长20.2%,平均验放时长同比下降20%,为企业节省费用约3050万元;开展大调研、举办5期培训宣贯支持企业拓展进口再生金属原料多元化来源,进口重量同比增长7倍;有效支持地方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特殊原料进口。

同时,拱北海关充分发挥职能管理和执行管理的双重作用,运用智慧商检平台2个风险分析模型开展风险监测,有效查发伪瞒报情事,检出进出口商品不合格批次同比增长39.6%,确保了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

跨境合作互助取得新成效

拱北海关以智慧海关为导向,着力提升海关管理效能和科技支撑应用水平;以智能边境为要求,积极探索海关跨境合作;以智享联通为倡导,着力提高多元共治水平。

一年来,拱北海关管理智能综合体进一步构建,大数据应用和关务云政务数字化建设不断丰富,科技应用能力和水平着力提升,2个区域实验室获总署批准筹建,中山P2+实验室建设通过验收。珠澳口岸“点对点”快捷联络机制作用进一步发挥,着力保安全、促便利、助联通,助力搭建粤澳货物“一单两报”综合服务平台等,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卫生检疫、食品安全等多领域间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执法互助。

拱北海关通过开展进境暂存中转澳门食品监管合作等项目,开展内地与澳门海关AEO互认合作研究,支持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已推进海关总署与澳门海关11项合作试点项目,关区5项“三智”早期收获、先行先试项目落地与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