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珠海出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升全市营商环境服务水平 企业有诉求1小时内须获响应

2023-05-18 09:28:17 南方日报
A- A+ 1164

珠海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再出“真招实招”。近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珠海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关于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推出80条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次日,《珠海市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诉求响应服务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对外发布,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效率,明确部门接收经营主体诉求后需在工作时间1小时内响应。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亮丽名片,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也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到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珠海多层次、全方位发力,锚定“产业第一”,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今年3月,广东推出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除延续去年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外,更新22项原有政策修订,并新增包括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在内的25项新举措,进一步提振全省经营主体信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此基础上,珠海结合地方实际制订《实施方案》,主要包括6个方面80条措施:一是加大财税金融支持18条;二是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13条;三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10条;四是全力稳住外贸外资9条;五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15条;六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5条。

    在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方面,珠海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同时,做好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措施,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减按1%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减按1%预缴增值税。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方案》还提及,进一步加快5.0产业新空间建设进度,重点加快蓝领宿舍配套、园区配套建设;全面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在用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可以互迁”政策在2023年6月30日到期后继续执行;鼓励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以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为上限实行差异化下浮,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等。

    珠海提出,下一步,将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跟踪服务,推动政策惠及经营主体,最大程度释放全市稳增长的信心和决心。

    跨部门、复杂重大诉求由企业服务专班解决

    2023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全面推进政府流程再造、规则再造,全面提升珠海的政府服务水平,把“珠海市政府服务”打造成为与“珠海情侣路”“港珠澳大桥”“中国航展”一样声名远播的珠海品牌。

    此次发布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建立线上线下融合、企业有呼必应的一体化经营主体诉求响应工作体系,及时掌握经营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

    具体而言,珠海将打造统一受理“主平台”,通过12345热线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优势,优化12345热线企业专线及12345热线微信端企业专栏,高效收集、转派经营主体诉求,向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天候、智能化、及时办”的诉求响应服务。

    同时,开通接诉即办“直通车”:建立“诉求直通”机制,推动工单转派直达镇街;落实“124”时效要求,12345热线接到经营主体诉求后在工作时间即时将工单转派至部门,同步通过电话或粤政易快速通知部门,实现即转即接。对跨部门、复杂重大、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经营主体诉求,可提交市政府企业服务专班协调解决。

    《工作方案》对服务效果也提出了明确考核方式——成立“诉求跟踪”小组,落实“三个100%”,对“粤省心省平台”经营主体诉求办理情况100%进行人工回访;对经营主体诉求“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工单100%退回重办。

    根据计划,在2023年8月底前,珠海将全面建成市、区、镇街三级联动、各部门协同的诉求响应机制,建立经营主体诉求从接诉办理到考核反馈的全流程闭环运转体系;梳理不少于50类诉求分办场景,提升自助和人工服务质量,实现诉求分办提速20%、平均办结满意率达98%,把平台打造成为各部门服务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主渠道和联系企业的主平台。

    ■评论

    锚定产业强市

    珠海下先手棋

    这个春天,产业东风吹彻珠江两岸。

    今年一季度,“世界工厂”珠三角打响了一场高质量发展竞逐赛:九市GDP均实现正增长,且绝大部分城市高于去年全年增速。珠三角各地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经济稳的基础更牢,进的动能更强。

    面对强者环伺,角逐工业总产值“万亿俱乐部”的珠海,则以67.1%的工业投资增速居珠三角首位。不仅如此,作为产业新城,珠海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居珠三角第2位。两个重要经济指标跻身全省“第一梯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日前,珠海连续印发两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案。从《珠海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关于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到《珠海市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诉求响应服务工作方案》,珠海对实体经济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两份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点,将目光聚焦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经营主体。

    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经营主体培育。珠海深谙这一发展规律,推动经营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让经营主体多起来的关键是扩大市场容量。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2023年3月21日,珠海的经营主体已达到42.6万户,新登记经营主体11429户,比去年同期增长5.02%。以珠海当前人口总量来看,非万亿级城市的珠海,每万人经营主体数量逾1700家之多,高于南通、泉州、宁波等长三角万亿级城市。市场容量足,珠海高质量发展,自然底气更足。

    让经营主体活起来的根本是深化“放管服”改革。

    做好政务服务“加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乘法”。近年来,各地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仍然面临如何提高诉求分办效率,提升响应企业速度和用户满意度等难题,特别针对一些重点企业反映的涉及省级事权、需跨市协调的诉求,需要更好解决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

    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珠海着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综合办事窗口等,持续推进“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今年1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新条例围绕“登记确认制”进一步简化经营主体登记流程,减少证明材料、减少办事环节、提高登记效率,同时实行住所申报承诺、集中办公区、集群注册、网络住所托管等创新举措,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企业有所呼,政府必有应。此次发布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珠海要打造统一受理“主平台”,通过珠海12345热线充分发挥一体化平台优势,高效收集、转派经营主体诉求。其中,部门接收经营主体诉求后需在工作时间1小时内响应,与诉求人取得联系。

    让经营主体大起来的重点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珠海持续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实施方案》从财税金融、消费、投资、外贸外资、产业结构、营商环境等六个方面加大政策惠企利民力度,为企业再添“定心丸”。

    让经营主体强起来的核心是强化精准施策。

    产业孕育发展,企业的嗅觉往往最为灵敏。今年是珠海腾飞转型升级迈向“倍增快车道”的关键一年。珠海提出四个“倍增计划”,招招直抵企业“心坎”:加快建立分层次的企业培育机制,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培育工程,推动35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在创新创意活力涌动的“百岛之市”,产业强市攻坚号角已吹响,正是快马加鞭赶进度、迎头赶上提速度、全力以赴加力度的“春光之时”。

    激发新活力,打造新优势,各类经营主体大有可为。政府部门可以有基础有条件运用想象力和创新力,进一步推动宏观经济、企业诉求与政府职责的有机融合,让充满活力的微观经营主体,绘就一幅珠海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