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0日,珠海高新区2025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举办。本次大会以“乘新势 破新关 共发展”为主题,邀请高校、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等60余位代表,加入珠海高新区“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家庭。
活动现场,珠海高新区为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江苏弘晖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谷川联行、健帆生物等代表授予“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牌匾,标志着多方合作迈向机制化、常态化,将以“城市合伙人”模式共同为珠海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随后,珠海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与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智谱Z计划”框架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洽谈及交易大会正式官宣将于今年5月举办,届时将精准对接企业与高校科研力量,发布“揭榜挂帅”清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集中呈现三地前沿创新成果,搭建高校对接投融资平台。
随后,港珠澳高校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正式揭牌,将探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举措、新模式和新路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和示范标杆,助力提升珠海城市能级量级、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在圆桌会议环节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遥君、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会长陈卫及相关高校代表、金融机构代表、企业代表等,围绕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如何助力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讨论,为珠海高新区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大会开得很及时,很贴合当下的新热点,可以看得出来区里的同事对产业发展的动向把握很精准。”弘晖基金执行董事柯显表示,接下来将与珠海的高校合作去挖掘一些新的技术方向,更好地转化科研成果。
数据显示,2024年,珠海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创历史新高,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之年,也是珠海高新区实现“三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战略目标的攻坚之年。
■纵深
一座城与人的双向奔赴
关键一年看开局,双招双引推进高质量发展。
紧随全区一季度重大项目签约动工后,2月10日,珠海高新区成功举办2025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
此次会议有两大关键环节:其一是邀请港澳高校、产业企业、投资机构等60多位代表,加入珠海高新区“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家庭;其二是透露今年5月将举办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洽谈及交易大会。
就在同一天,珠海市领导班子务虚会安排了一个特别的环节:集体观看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的新闻采访。在珠海“新春第一会”上,珠海提出要突出产业集群建设,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领域持续发力,在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等方面前瞻布局。
“珠海将全方位支持各高校扎根珠海、融入湾区,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项目服务。希望珠海高新区发挥好‘核心引擎’和‘主阵地’重要作用,培育好产业发展沃土;各高校找准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着力点,积极融入珠海现代化建设;各企业家、各青年人才坚守实业,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奋力造就更多湾区领军、国内前列、世界一流的科创企业。”在珠海高新区2025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上,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发出诚挚邀请。
这一连串动作和会议背后,反映出珠海在谋划推动产业布局逻辑上的深刻变化: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制胜新赛道。其中,助推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任,就落在珠海高新区肩上。
可以说,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大会的召开,既是各类创新要素对珠海高新区投出的“信任票”,也是珠海高新区扩大创新资源“朋友圈”的务实行动。
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三要素: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资源。紧抓这些关键因素,本次合伙人大会成功组了一个“高端局”:聚焦新兴产业,珠海高新区邀请一批如金山软件、健帆生物、迈为技术等知名龙头企业;围绕科技创新,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校代表齐聚;搭建有效平台,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创投机构云集一堂。
来自一流企业或高校的他们,不仅是为珠海高新区贡献才智的“最强大脑”,更是围绕高新所需招引项目、人才资源最优质的“城市合伙人”。
“这件事很有意义。有了这样一个集中对接的平台,我们以后与港澳的高校及研究院所可以实现多方对接。未来计划与港澳高校开展多维度的合作,为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提供更多技术创新支持。”北京理工大学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邵立伟说。
起步就是冲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的关键之年,也是珠海高新区实现“三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战略目标的攻坚之年,更大范围的产业竞跑正在加速。珠海高新区将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牵引,以珠西科学城建设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担起珠海经济发展“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使命重托,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挑大梁、担重任。
——以珠西科学城为契机构建更加开放的区域创新体系。今年,珠海高新区将强化与香港、澳门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创新联动,共建前沿科技重点实验室,强化珠江口西岸的创新协同,打通、融合珠江口西岸各具优势的科技大装置、创新大平台、应用大场景、产业大载体,打造珠江口西岸科技创新策源地、场景应用试验区。
——以教育为基,强化人才培育助力产业弯道超车。珠海高新区一区之内坐拥4所知名高校,其中3所985高校,拥有珠海最为丰富和优质的高校资源。今年,珠海高新区将打造高新企业与高校院系创新联合体,深挖科教资源、深化科教合作,建设高水平科教融汇平台,加快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在全国、全省率先打造全域数字域先行区、低空经济示范区、城市级微电网破冰区。
——用足用好珠海高新区条例,以改革引领发展。今年,珠海高新区将规划建设深珠产业合作园区,加快构建产业、科技和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全面铺开、清单化落实数字赋能、场景牵引、产教融合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建成超1000P智算基地,拓展人工智能产业空间,集聚一批人工智能优秀企业,推动一批低空经济企业集群发展。
这是城与人的双向奔赴,又一个精彩的“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