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累计引进和培育珠海市高层次人才32人、产业青年优秀人才66人,博士博士后200余人,高级技师530余人……对奋斗者的尊重和礼遇,传递出珠海斗门对人才的尊重和友善。
近日,在以“产业新工匠,行行出状元”为主题的2024年珠海市斗门区“行行出状元”报告会上,“PCB”工匠”黄桂平、“叉车大王”曹祥云、设备科长李永民和模具总工钱彬等四位“大国工匠”一一分享在斗门的奋斗历程和励志事迹。
奋斗者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但主线却惊人地一致:在这片土地上,只要不懈奋斗就能成为各自岗位上的“状元”。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加力提速,珠海斗门为工匠人才发挥作用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推动工匠人才的技能要素为区域产业发展、“百千万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为全面加速产业人才集聚,珠海斗门正面向海内外引进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切实做好人才就医、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服务,建立畅通、便利的人才联系服务机制,深化斗门人才活动特色品牌塑造。
奋斗永远不止息,改革永远在路上,斗门仍将“每天绽放新精彩”。
“行业状元”经历催人奋进
珠海是一座“青春之城”,创新、奋进是这座城市工匠的精神特质。数十年来,一代代在此奋斗的城市工匠不断探索素质提升的新路径,成为珠海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在2024年珠海市斗门区“行行出状元”报告会现场,珠海斗门超毅实业有限公司“工匠”黄桂平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交流,在职工群体中激发起深刻情感共鸣。
“无论是从事任何工作,无论职位高低,要想把事情做好,一定是从心出发,这是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在PCB(印制电路板)行业有着23年经验的黄桂平,是珠海斗门超毅实业有限公司互联技术中心高级经理,他以媲美国家级实验室的技术要求不断探求突破与创新,为PC的质量提供精准可靠的测试与失效分析。
2011年,曾在外企从事10年PCB药水应用开发技术工作的黄桂平加入超毅实业实验室,并将珠海斗门视作新的人生起点。
PCB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元器件。早在多年前,超毅实业就以战略眼光投资建设一流实验室,用于对PCB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测试,这里也成了黄桂平日常工作的场所。
“大多数企业由于没有专业的实验室,都得委托第三方进行产品可靠性测试和失效分析。我和团队对标国家实验室,以技术革新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一站式的实验解决方案。”黄桂平说。
举例而言,PCB生产制造过程中,短路问题十分常见,以往用电阻表排查的方式,对复杂的PCB线路来说无异于大海捞针,但黄桂平所在的实验室创新使用红外线扫描锁定发热短路位置,大幅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今年,黄桂平主编的《PCB失效分析和可靠性测试》在今年正式出版,书中总结和介绍了其20余年行业生涯中见识过的PCB生产、测试、应用过程中常见缺陷、失效案例以及PCB可靠性测试案例,被业内人士称为不可多得的“专业利器”。
在珠海市斗门区“行行出状元”报告会现场,与团队一直致力打造智能自动化生产基地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科保全班班长李永民、没日没夜研究注塑成型工艺和模具维修知识的珠海三威注塑模具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钱彬、创造出一系列叉车绝活的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叉车驾驶员曹祥云等珠海市“大国工匠”宣讲团成员依次登场,分享自身成长成才、技能报国的奋斗历程,质朴的故事里藏着振奋人心的力量。
“人才之夜”招聘为企揽才
从“行行出状元”报告会,到“大国工匠”的成长分享,珠海斗门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职工素质提升的新路径。
斗门是奋斗之城,也是圆梦热土。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这里,从岭南水乡到珠江西岸的工业重镇,有的人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熬过无数次失败,终于将品牌做到全球顶尖;还有人带着在海外学到的经验技术,返回家乡,引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珠江口风云激荡,一个又一个产业崛起的故事在这里发生。
在珠海斗门,奋斗精神代代相传。
近日,珠海市斗门区委人才办联合区人社局、团区委共同开展斗门区“人才之夜”主题活动,首场夜市招聘会人头攒动,热闹万分。
“我们招募大量运营人员,可以来了解下!”“这是宣传单,我们是新落户斗门的企业……”走进招聘会,一个个招聘摊位整齐排列,前方摆放着详细的岗位介绍和薪资待遇,不少企业招聘者化身“摊主”使出浑身解数,走出摊位,主动和求职者搭话。
求职者穿梭在各摊位之间,有的驻足细看,有的主动上前咨询。不同于传统招聘会拘谨严肃的氛围,斗门区“人才之夜”招聘会将招聘搬进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夜市,用轻松、新颖的形式,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戴着眼镜、面容青涩的“00后”王安琪在投递简历。今年7月份刚刚毕业的她,家住在井岸镇,比较倾向找家附近的工作。王安琪表示,“刚刚投了万达的营运助理岗位,听招聘的工作人员说,如果通过简历筛选,下周就可以进行下一轮面试了。”
这是一场特别的招聘会。“晚上的招聘会形式新颖,周边还有不少美食,找工作就像逛街一样,感觉挺轻松的。”求职者陈芯一边吃着烤鱿鱼,一边开心地说。
参会企业表示,这次夜市招聘会人流量超过预期,且达成意向的求职者较多。
“公司正是用人之际,夜市招聘会人气十足,不到一个小时我就收到了将近30份简历,真是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珠海市乐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事部相关负责人梁女士表示,此次招聘涉及技术岗、管理岗等多种岗位,招聘情况比预料中好。
实施“产业人才强区”行动
“斗门对人才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产生的亲密感、参与人才活动带来的集体感,是在富山工业园工作创业的最大体会。”广东海鸥住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的董兴宇表示,“在斗门人才沙龙活动,我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感觉回到了一个新的集体、新的家庭。”
近年来,珠海斗门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人才政策体系,深化人才服务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推动斗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数据显示,目前斗门共引进和培育珠海市高层次人才32人、产业青年优秀人才66人,博士博士后200余人,高级技师530余人、技师750余人。
作为珠海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斗门在农业农村领域共引进和培育省农村乡土专家78人、省级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4人,珠海乡村工匠100人,高素质农民948人,其中2023年培养高素质农民297人,每人补贴2000元。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建好用好乡村振兴人才驿站,2023年吸引返乡创业青年203名,推荐青年参加就业见习309人。
与此同时,2个国家级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17个市级非遗传承人和21个区级非遗传承人奔走在文旅融合的一线,传承和塑造着这座岭南水乡的精神品格。
在斗门,许多奋斗者看见这里对他们的尊重和礼遇。多年来,斗门用真诚换人心,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生态,推动问候、问情、问需常态化;开展“畅游自在斗门”人才实境研学、“探寻古韵遗艺,感悟魅力斗门”人才交流、“爱在斗门人才”交友联谊等系列特色活动,出台452套人才住房配租方案,增强人才获得感和幸福感。
“接下来,我们将实施产业人才强区行动,推动市级人才项目向斗门区‘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倾斜,支持遴选乡村振兴产业领域人才;实施紧缺人才聚镇行动,实施医疗卫生人才下沉镇街行动,加大名师、骨干教师和镇村学校交流力度,带动镇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实施专业人才兴村行动,开展科技下乡、电商人才培训、乡土人才培训等各类人才活动,引育一批乡村实用人才。”珠海市斗门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