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珠海市各大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积极贯彻“产业第一”决策部署 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实现“同频共振”

2022-05-26 09:12:34 珠海特区报
A- A+ 1596

4月24日,珠海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激励全市上下紧扣“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推动珠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全省新的重要增长极。

  5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同时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新起点、新赛道、新征程,珠海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打好“人才牌”,赋能产业兴。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珠海市各大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积极贯彻“产业第一”决策部署,在珠海市教育局、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围绕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培养与之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建设具有珠海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珠海理工学校的学生参加珠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jpg

珠海理工学校的学生参加珠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

  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的学生们竖起大拇指……近年来,珠海市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为企业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青年实现技能成才梦,珠海市职业教育发展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目前,珠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下同)、高等职业学校共15所。其中,高等职业学校3所,分别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珠海艺术职业学院;中等职业学校12所,其中包括职业学校7所、技工类学校5所。

  截至2021年底,珠海市各类职业学校共有在校生约7.03万人,其中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0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96万人。相比2021年,珠海市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增加2300人。

  新《职业教育法》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和“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范围也扩大到了本科层次。这为职业教育向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春天,职校生面临升学天花板的格局正在被打破。

珠海市第一职业中学举办学生厨艺大比拼。.jpg

珠海市第一职业中学举办学生厨艺大比拼。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珠海市在打通职校生升学通道方面已有了相关探索。

  “没想到我的初中同学还在备战高考时,我已经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了!”前不久,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珠海一职”)烹饪191班的邝赛青看到录取结果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流露出欣慰和喜悦。

  三年前的中考失利,让邝赛青一度以为自己与大学无缘。在学校的“新生认知周”上,师兄师姐分享的备考本科经验,让她明白学好专业技能同样可以考上本科。怀揣着“本科梦”,邝赛青在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恶补文化课知识,以珠海市烹饪专业高职高考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岭南师范学院中餐烹饪与营养专业录取。

  邝赛青是第五批广东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职升本科”招生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为拓宽中职生升学渠道,自2018年起,广东省在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试点工作(以下简称“中职升本科”)。“中职升本科”试点的升学考试,纳入春季进行的“3+证书”(也称“高职高考”)考试中。

  珠海市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人数越来越多。2021年,珠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通过中高职衔接培养、高职高考、对口单独招生、拔尖免试等形式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人数达352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1.25%。珠海市高等职业学校专升本人数约2150人。

  推进校企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

  5月7日上午,珠海市技师学院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协议,联合开设3个“移动班”,开展“零距离”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毕业生精准高质量就业。首届“移动班”39名学生将进入中国移动珠海分公司开展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此前,珠海市技师学院还与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教融合战略协议并成立“云洲班”。

  “‘移动班’‘云洲班’的成立、与企业签约定向培养协议和产教融合战略协议是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珠海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广东技工’与现代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实践。”珠海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黄国军表示,今后将继续践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技能人才模式,为学生搭建高端就业平台,为企业“定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为加快构建具有珠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珠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在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中,职业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了解到,珠海市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例子比比皆是。

  与珠海一路通财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培养近600名财务管理人员;和珠海麦田华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成立麦田华彩影视制作产业学院;同中国台湾知名漫画人吕墩建团队合作组建红色青翎漫画工作室,对动漫专业的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这是近年来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的生动实践。

  “您的订单已为您更新备注,将尽快为您发货,感谢您的支持!”“您好,这边为您查询到订单因疫情暂缓发货,请您谅解”。在珠海一职京东校园实训中心,键盘的敲击声、语音客服回复的声音此起彼伏;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针对企业需求,以现代学徒制、订单人才培养为抓手,主动上门问需,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调配优质师资送教入企,为格力电器、珠海港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员工培养和社会人员学历提升;珠海市理工学校为电子商务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部分学生开办了“新媒体+电商运营”实战课程,由企业家担任导师,为学生传授“直播带货”“店铺选品”“直播间布置”“直播活动策划”等实操技能……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的重要突破口。“只有真正与市场需求结合、与社会发展接轨,才能为产业发展精准培育人才。”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郭宏才说。

  对接产业新需求 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

  5月6日,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揭晓。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领域获“杰出贡献奖”,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代表了我国职业教育界的最高荣誉。2018年,格力电器与珠海城职院携手共建了格力明珠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实行格力电器与珠海城职院“双主体”共同育人,按格力电器产业需求定制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员工,在专业教育、教学基地、校企合作课程、“双师”教师培养等方面按格力人才需求量身定制,学生需同时取得毕业证书和格力电器认可的职业技能证书“双证”,才能毕业,符合条件的学生毕业就可到格力上岗,真正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助力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是根据产业需求调整优化学校专业布局和结构。

  除了高职学校外,珠海市各中职学校也不断调整专业布局并优化专业设置,初步形成了学校专业特色和专业集群化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各中职学校(不含技工类学校)共开设了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物联网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汽车运用与维修、医学生物技术等57个专业,5所技工院校共开设机械类、电工电子类、信息类、交通类、服务类、财经商贸类、文化艺术类和其他类等8大类专业,开设的专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初步形成了以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的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医药卫生、文化艺术等专业体系。

我市职业学校培养的旅游行业人才综合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jpg

珠海市职业学校培养的旅游行业人才综合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

  目前,珠海一职有4个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广东省重点专业,3个广东省“双精准”示范专业。“面向珠海产业结构,升级定位、调整专业设计的资源要素与配置,学校形成以‘信息技术、旅游服务和现代商贸’三大类专业为主体专业布局。”郭宏才介绍,近年来,珠海一职根据国家形势、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了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合并部分专业群,新增了跨境电商、工业机器人以及移动应用技术等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推动电商专业与珠海、澳门的电商协会合作;为适应疫情防控下线上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该校还开设了直播课程,服务经济发展。

  珠海市技师学院聚焦珠海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主导产业和智能家电等三大优势产业调整专业设置。2022年,该学院新增智能制造技术应用、金融管理与实务、物联网管理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4个招生专业,目前有7个专业群33个专业与珠海产业紧密对接。

  深化珠澳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五四青年节这天,珠海市工贸技工学校和澳门培华中学的学生们隔着屏幕、跨时空共同学习了“五四精神徽章设计”视觉艺术课程,由澳门培华中学教师统一授课,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异地同步教学,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踊跃互动,气氛十分热烈。

  2018年,珠海市工贸技工学校和澳门培华中学就搭建了互惠合作的桥梁。“疫情之前,我们每年都会定期举办交流学习活动,开展教学经验分享活动,促进专业发展。”珠海市工贸技工学校校长凌梓馨表示,接下来还将派交流生到澳门培华中学学习,实地感受澳门学子的上课氛围,进一步加强两校合作。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珠海一职积极发挥“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的牵头单位优势,与澳门旅游学院、集团内企业合作,开展粤澳MORS职业技能考证人才共育培养,打造粤澳职教合作新模式。双方通过教改、课改等多种形式,形成了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MORS考证课程,融合在日常教学中,MORS考证从最开始的8个工种逐步扩大到12个,至今共有一万余人次考不同工种的MORS证书。

  如今,越来越多的澳门居民到珠海生活、工作,他们对终身教育的需求较为迫切。珠海城职院创新社区教育思路,组织教师在较多澳门人居住的拱北街道茂盛、港昌、北岭等社区,向居民开展“送教送课到社区”项目,累计向社区居民送教送课435学时,培训达2550人次,打造了参与度广、满意度高的社区教育活动项目,助力澳门居民终身学习。

  与此同时,澳门培正中学学生研学中心在珠海城职院挂牌,成为澳门培正中学在内地设立的第一个学生研学中心。“以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加强澳门学校同内地学校的交流,培养澳门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及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珠海城职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校还将开发一系列深挖澳门文化内涵、适用于澳门青少年的研学课程,并逐步在澳门其他学校推广,扩大珠澳学校资源互动,加强澳门青少年对祖国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认同感。

  相关新闻>>>

  “技能:让生活更美好”

  2022年珠海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开展

  5月15日至21日期间,珠海市举行“技能:让生活更美好”2022年珠海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职教风采展示活动将于5月28日在金湾区文化馆开展。这是新《职教法》实施后,珠海市迎来的首个职业教育活动周。

  该活动由珠海市教育局、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珠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珠海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会承办。

  记者了解到,启动仪式当天,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自主选择粤港澳职业教育合作、特色项目建设、校企合作成果、学生创新创业就业、信息化建设、“大国工匠进校园”等主题,设立展示摊位;通过现场技能表演、实物作品展览、职业体验活动、成果展板展示、视频影像播放等形式,宣传职业教育改革成果、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和服务民生、创新创业、精准扶贫等方面的贡献。此外,现场还有文艺节目及技能展示节目演出。

  与此同时,各校根据活动周主题和全国性活动安排,有序做好开放校园、开放赛场、开放企业、开放院所、走进社区等系列开放和体验活动。

珠海市卫生学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帮助学生们了解中医药知识。.jpg

珠海市卫生学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帮助学生们了解中医药知识。

  除常规活动外,各学校还结合学校实际开展1-2项特色活动。例如,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企业专家进课堂”“线上云游理工”等特色活动;珠海市卫生学校陆续开展“为夏湾中学师生开展中医药知识讲座”“为校企合作企业员工送健康服务”等活动;珠海市新思维中等职业学校陆续开展“幼儿保育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手工、美术及图形图像作品展示”等学生才艺展示活动以及学生技能比赛;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开展“三灶编织非遗技艺DIY惠民活动”“教师技能比武——说课大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