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高空俯瞰珠海高新区,道路宽阔、纵横通达,园区建设不断刷新进度;走进产业园区,项目工地内塔吊林立,企业厂房内机器轰鸣,人流涌动,合奏出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产业园区是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去年4月以来,珠海高新区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决策部署,高效推进5.0产业新空间建设和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华发智造产业园、格创·芯谷(一期)和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4个5.0产业新空间,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已签约项目112个,其中49个项目已投产。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需要敢为人先的勇猛和锐气,更需要比拼谋势蓄力的高度与格局。
珠海高新区坚持制造业当家,锚定“4个1000”战略目标阔步前行。从智造装备到智能机器人,从生物医药到半导体……围绕高新区“3+3+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众多上下游企业在这里集聚势能,“一心两轴四片区”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加速成型。
如今,随着一个个5.0产业新空间项目相继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人才的聚集,珠海高新区正以奋进的姿态抢占发展制高点,紧扣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珠江口西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珠海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先行地示范区、打造珠海产城融合新典范“四大战略目标”,奋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龙头。
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
高标准筑巢:低效用地上“长”出现代化园区
在珠海高新区,沿着香山路驾车行驶,由东向西畅行数里,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映入眼帘。一幢幢产业楼宇林立,一辆辆货车来回穿梭,勾勒出一幅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图景。
这座占地15万平方米的园区,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建成1栋普通生产厂房、4栋高标准生产厂房、6栋独栋厂房,并于今年1月实现“开工即签约、封顶即满园、开园即投产”,是珠海首个开园投产的5.0产业新空间项目。
从低效闲置土地,到现代化产业园区成型,港湾7号仅仅用时百天。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港湾7号项目创新通过村集体用地使用权挂牌流转、国企与村集体合作开发的方式,与珠海高新区区属国企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新建投”)的自有用地连片开发,通过整体统一规划、连片建设,大大提升了土地利用率。
“村企合作”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效率,更是高标准和高服务。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聚焦智慧城市应用、智造消费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三大领域,致力打造大湾区高端智造总部产业基地。
瞄准这一产业定位,在高新建投的投资建设运营下,园区全流程提升建造标准。园区建设有独栋总部、标准厂房、高标准厂房三类厂房,满足各类企业需求。其中,独栋总部可供企业个性定制独立使用;标准厂房按较高指标建设,性价比高;高标准厂房可匹配智造企业共性需求。
“我们的原料和成品运输对厂房大小、层高都有一定的要求,港湾7号非常符合我们的生产需求。”首批入驻园区的珠海市泰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朱梅娇对园区厂房赞不绝口。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在规划时就确定了“高层高、高荷载、大平层”的厂房类型。建成后的厂房层高最高达7.8米,单层面积超5000平方米,地面可承载2吨重量,货梯荷载量高达5吨,每栋均配备独立卸货平台,实现人货分流。
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高标准建设的港湾7号已然成为众多制造企业的“安心巢”。截至今年8月,园区内已有30家企业正式投产运营,另有4家企业正在装修。
值得一提的是,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三期、四期工程已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计容面积近25万平方米,除高标准厂房外,还规划建设产业工人宿舍等配套用房,工程预计2024年完工。
届时,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将以更开放的空间和更完善的功能,激发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格创•芯谷(一期)
高起点引凤:科创赋能打造产业聚集新高地
“产业第一”东风劲,科创星火正燎原。
当前,珠海正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重点产业,加快培育“4+3”产业集群。在全市新兴产业布局的棋盘上,“关键一子”落在了珠海高新区。
凭借高校资源、配套完善等优势,珠海高新区在产业集聚、交通便利的片区系统布局了5.0产业新空间,精准支持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加速打造“高新”智造引擎。其中,位于高新区科技创新海岸北围的格创·芯谷无疑是一招先手棋。
格创·芯谷项目依托北围片区高端科创环境优势,紧抓深中、深珠通道红利,打造高新区创智核心。其中,A区(一期)重点发展半导体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等产业;B区(在建)重点发展半导体产业,同时以长园科技集团为链主企业,以已引进的强链补链项目为延续,辅以高端装备制造。
珠海云充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充科技”)是一家以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产品及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PCS、数据中心前端电源等。“公司于今年4月份进场装修,目前已正式投产,预计至2027年可达到6亿元产值。”致力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力电子公司,总经理李健直言,能够如此快速地投产,离不开珠海高新区和园区运营方的周到服务。从签约落户到装修投产,珠海高新区和格力集团均有专项服务小组为其提供全流程的服务和指导,这让企业对今后发展大有信心。
对标“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五大核心优势,格力集团全力推进建设、招商、运营服务三大工作,吸引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相继入驻。
格创·芯谷(一期)自去年7月启动建设,同年11月底即完成一期主体封顶。目前已引进包括优博讯、英为拓等重点企业,已签约项目中约80%为市外引进的优质企业。现已有多家企业进场装修,已招引的20家企业均计划在2023年投产,投产后预计2023年新增超10亿元产值贡献。
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
高水平推进:建圈强链构建产业新生态
在珠海高新区4月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由韩国太星独资成立的外资企业太星(珠海)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约落户。
这家总部位于韩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PCB表面处理用湿蚀设备、研磨机、铜粉过滤器、陶瓷刷轮等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多项核心科技。企业于2003年9月进入中国市场,主要客户包括深南电路、富士康、中京、景旺、兴森等知名集成电路企业。
吸引太星的,除了园区环境好、厂房租金低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完善的产业生态。“我们有70多家企业客户在珠海市,采购地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带,在这里我们可以实现生产和管理上的降本增效。”太星(珠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源荣说道。
以园聚产,构建完善产业生态圈,正是5.0产业新空间的建设目标。
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以5.0产业新空间为载体,加快项目落地,以项目投产达产为导向,全力以赴开展全员招商、链式招商,完善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培育富有生机活力的产业森林。
聚焦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一大批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企业正相继落子布局。
总部位于深圳的珠海欣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新一代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投资近亿元在园区建立了核心制造和试验基地,未来有望成为全球固态电池领域第一家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高科技公司。
珠海市瑞德盛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高速、高精大行程数控钻攻中心机床的开发与应用,是广东省重点扶持的创新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入驻园区后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设备搬迁,“这里有优越的产业生态、区位优势和便捷的生产生活条件,让我们信心倍增!”该公司运营副总经理孔繁霞介绍,目前公司又在园区成立了子公司,希望借助园区上下游产业资源集聚优势,在新能源产业赛道闯出一片新天地。
随着产业空间的愈加完善,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慕名而来,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激荡出制造业当家的澎湃动能。
华发智造产业园
高质量发展:产城融合绘就活力之都新图景
纵观国内主要城市的发展历程,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载体,自身也在经历进化和迭代。
传统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是以城带产、以产扩城,产城发展动力协同性不足。新时期产城融合的模式则是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互动,以人为核心,推动产业要素与生活要素有序搭配,实现发展正向循环。
为此,珠海高新区在高效推进载体建设、招引企业签约落地之外,全面优化配套服务,通过建设“1(区级)+5(大型)+7(小型)”的产业新社区服务体系,满足企业从初创到壮大全周期、产业工人从工作到生活的全方位需求,打造宜业宜居的产城融合新图景。
在位于珠海高新区主干道港湾大道南侧的华发智造产业园(大数据中心产业园二期)内,广东恒尔朗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新厂房已经正式投入使用,50多人的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
“生产效率和生活条件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好。”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钟鑫表示,现代化的厂房为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条件,高标准的员工宿舍以及便利化的生活配套,更是让团队感到舒心,“安全、便利的生产环境,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设施,不仅帮助我们留住研发人才,还能让我们的产业工人生产有效率、创新有激情。”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以人为本、追求融合、灵活便利将是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核心。围绕强载体、拓空间、育生态,珠海高新区正在打造充满活力的产业新社区,这也是推动高新区成为产业发展“活力热土”、产业工人集聚“美好家园”的创新实践。
去年9月,珠海高新区开工建设全市首个产业新社区示范项目,以“一区两翼”为空间格局(“一区”即产业集群区;“两翼”为东、西两翼产业工人生活配套区),集中建设5600套产业工人公寓、2个邻里中心、1所小学、1所中学,同步建设中央食堂、托幼中心、医疗服务站、生活超市等配套设施。
根据规划,未来珠海高新区将在10个5.0产业新空间周边配套建设10个产业新社区,以“社会更融合、治理更健全、空间更开放、功能更完善、服务更智慧”为理念,与现有城市社区和传统村落既分工明确、又融合互动,打造面向产业工人的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型社区。
10个“产业新社区”陆续建成后,可为20万名产业工人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空间,从而吸纳企业、产业工人扎根发展,形成共促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今年,珠海高新区5.0产业新空间还将续建2个项目、新开工12个项目,新增建筑面积231.08万平方米,建成后全区5.0产业新空间总建筑面积将达到325万平方米,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硬核”载体支撑。
放眼现在的珠海高新区,一座座正在崛起的现代产业园区,正托举起产业强区的梦想之光,与不断汇聚的企业和人才,共同描绘出一幅产城人高度共融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