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珠海高新区一季度成绩单出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81亿元,GDP增速8.1%,这不仅远超全国经济增速水平,更成为珠海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2025年,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珠海高新区靠什么实现“开门红”?其背后的驱动力又是什么?
工业领跑 结构优化
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
2025年一季度,珠海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0%,增速全市第一,连续11个月保持25%以上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新区工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新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结构上看,珠海高新区的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增长力。一季度,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8%,远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整体增速。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全区重点企业的提质增效和产业集群的强力支撑。奇思智能、神基制药、英搏尔等重点企业快速增长,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2%、21.0%、42.2%,成为拉动高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此外,珠海高新区在外商投资、外贸进出口、消费市场等方面也实现了领跑。一季度,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02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1.99亿元,同比增长24.0%,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7亿元,同比增长41.5%。
数字技术产业集聚
新质生产力积厚成势
在数字经济时代,珠海高新区积极抢占AI产业赛道,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季度,珠海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31.98亿元,同比增长17.7%,软信业营收占据珠海市的“半壁江山”。
依托区内数字技术产业集聚优势,高新区积极拓展人工智能产业空间,鼓励重点企业积极开拓人工智能领域业务。目前,人工智能核心领域产业逐渐积厚成势,今年1至2月实现营收21.77亿元,同比增长17.1%。
持续上扬的数据曲线,见证着珠海高新区正屹立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转折点,以前瞻性视野率先布局算力基建,强势抢占AI产业赛道,收获了累累硕果。
——驱动全域数字化蝶变。今年伊始,珠海高新区成立全市首个数据要素产业联盟,即珠海高新区数据要素产业联盟。该联盟将深度聚焦数据治理加工、技术创新以及价值释放等核心领域,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数据产业在高新区创新集聚、蓬勃发展。
——打造全国AI产业创新高地。珠海高新区将与电信公司、格力集团及四所高校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广东电信-格力集团珠西科学城智算中心、大湾区国产算力适配中心及珠西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这些中心将如同坚实的“数字底座”,为区内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政务数字化等场景提供超强算力支撑,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精心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珠海高新区大力扶持、引进和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上下游企业与创业团队,鼓励其在行业垂直大模型、智能体、智能软件等领域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同时,谋划出台专项政策条款,全方位打造优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争今年全区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150家,产业规模突破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