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政策解读解读信息

《广东省培育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解读

时间:2024-02-27 10:27:33浏览次数:1338来源: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层级:省级 [ 字体:大:26 24 中:22 20 小:18 16 ]

一、编制背景和过程

未来智能装备是未来产业和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前沿性、突破性、颠覆性、战略性等特征,事关未来竞争新优势和未来经济新动能。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要求,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强调积极培育塑造未来智能装备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具体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我们积极开展专项调查研究,通过专题学习、文献查阅、实地调研、企业座谈、专家研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组织对未来智能装备产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形势、发展重点、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分析,在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形成《广东省培育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经省政府同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于2024年2月印发实施培育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二、我省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总体情况

(一)发展现状。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已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龙头骨干企业在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飞行汽车、深海装备等未来产业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取得突破,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突出优势。一是我省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规模实力全国领先,具备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培育发展的基础条件;二是我省市场经济发达,市场主体多,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三是依托基础雄厚的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我省未来智能装备跨行业合作与融合具有领先优势。

(三)面临挑战。一是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找准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以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和供应链安全;二是外部发展环境严峻,未来智能装备领域的国际贸易、技术合作、人才交流将面临更多困难;三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区域竞相布局发展未来产业。

三、《行动计划》提出的工作目标

立足未来装备产业基础和特点,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竞争力、产业生态四个维度来确定目标,提出到2035年,将我省打造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装备、深地装备等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形成若干家领跑全球的行业领军企业,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全国领先。具体目标如下:一是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在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装备、深地装备等重点领域承担一批国家级项目,取得30项左右关键未来智能装备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二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到2030年,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未来智能装备领域创建一批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牵头或参与制定30项以上未来产业标准,产业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三是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到2030年,培育4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5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将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市打造成主导产业突出的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四是产业生态逐步完善。到2030年,布局建设若干未来智能装备产业科技园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智能化发展,初步形成“产业+科技+金融+人才”高水平协同的集群发展生态。

四、《行动计划》确定的发展重点

(一)重点任务。以未来需求为导向,围绕发展目标布局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突破多模态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可靠性提升等关键核心技术,支持核心产品研发和产业化。二是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加强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引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水平实验室,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联盟。打造一批促进协同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大研发设计、质量认证、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专业化服务供给。三是培育优质骨干企业。加强政策引导激励,探索央地协同。支持企业牵头搭建创新联合体,培育“链主”企业。引导创新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培育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四是强化前沿装备应用。综合运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政策。支持搭建科技成果应用对接平台。打造融合应用场景,建设中试基地和验证平台。五是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向前沿领域延伸,以广深佛莞为核心引领,带动其他地市配套发展。

(二)重点工程。围绕目标任务,结合前沿领域,凝练提出四项重点工程:一是人形机器人工程。推动人形机器人整机、具身智能大模型、基础零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创新平台支撑,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面向工业制造、家政服务等典型场景,加快开展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和推广。二是空天装备工程。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市培育建设空天产业示范区。重点发展卫星火箭制造及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及卫星应用等产业链环节,推动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领域融合发展。拓展空天技术的应用场景。三是深海装备工程。重点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建设深海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加强前沿基础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开展深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深海装备和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国际领先的深海装备产业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四是深地装备工程。开展深地装备核心技术研究以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攻关。支持开展深地掘进装备的研制和产业化应用。推动深地装备大数据平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研发中心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为保障各项目标任务和工程的落实,提出了五方面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做好人才保障、深化交流合作。

 

 



政策雷达

公众号

视频号

企业咨询
热线

客服在线

返回顶部

« 收起

web对话
live 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