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2023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与大健康论坛在澳举办 粤澳携手推动智慧医疗与大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3-06-15 09:10:26 珠海特区报
A- A+ 1210

  6月14日,以“融合智慧医疗·共筑湾区发展”为主题的2023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与大健康论坛开幕,粤澳两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大健康领域专家、医院院长、医疗企业家近200人齐聚澳门。

  这场高规格的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尖峰对话、圆桌论坛等环节,特邀众多学界、业界专家分享智慧医疗和大健康科创前沿的真知灼见,就互联网+智慧医疗、智慧医学及人才培养等议题作深入研讨,论坛期间签署多个合作协议,并举行医疗企业签约和企业对接交流会,深化合作,凝聚共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与大健康领域创新发展。论坛还通过线上平台同步直播。

  此次论坛在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和珠海市商务局的支持下,由澳珠人才发展促进会、粤澳工商联会、澳门医务界联合总会、珠光(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6家单位联合主办,粤澳工商联会大健康产业委员会、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互联网医院专业委员会、珠光集团珠澳经贸合作平台承办,旨在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发展战略目标,激发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资源活力,发挥“互联网+”智慧医疗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大健康融合发展。

  珠澳携手,助推大湾区大健康产业融合升级

  此次论坛邀请了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施家伦,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执行委员黄善文,珠海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业利,珠光集团董事、总经理王轶出席并为论坛作开幕致辞。

  施家伦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三地拥有大量一流的医疗机构、行业企业和专业人员队伍,在智慧医疗、远程医疗和大健康产业合作方面,有基础、有条件、有意愿、有能力作更积极的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境合作模式。澳门业界热切期盼和各位朋友一起携手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和各地专业力量,一起把大健康、中医药产业发展起来,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中医药发展高地。

  黄善文表示,大健康产业发展涉及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各方面的对接,澳门的会展商贸平台正可为大健康产业的交流合作创造更多对接机会。未来,澳门贸促局将继续加强引进国际性、区域性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专业会展活动,加强产业联动效应,助力各方企业共同发展。

  吴业利表示,当前,珠海正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希望本次论坛能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与大健康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推动珠澳的医疗行业企业互通有无,在平台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我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发展。

  王轶表示,作为论坛主办方之一,珠光集团是珠海市最早驻港澳的平台企业,扎根澳门、服务澳门43载,目前形成了综合开发、跨境金融、人力资源以及实体产业投资等四大业务板块。面对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珠光集团秉承促进珠澳两地深度合作的使命担当,将结合自身跨境平台优势,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业界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全力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强强联合,10家企业入驻珠光集团珠澳经贸合作平台

  此次论坛举行了“共建互联网+智慧医疗合作”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珠海康德莱医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珠海市古春堂凉茶有限公司、 医荐通(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医疗企业签约入驻珠光集团珠澳经贸合作平台;中关村华医移动医疗技术创新研究院、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与粤澳工商联会大健康产业委员会合作签约。

  据悉,合作方将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智慧医疗+互联网+大健康”合作模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事业稳步发展。签约的重点项目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服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健康产业全链条发展。

  作为连接珠澳、对接大湾区、帮助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重要载体,珠澳经贸合作平台在广东省商务厅指导下成立,得到了珠海市商务局和澳门贸促局的支持。自2018年底成立以来,该平台在促进珠澳两地双向投资、双边贸易、商务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入驻企业约110家,超100家企业为内地企业。

  “入驻以来,珠澳经贸合作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商务服务、共享办公、政策咨询、基础秘书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协助我们对接澳门相关政府部门。”作为平台企业代表,安欣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徐堃在此次论坛中获益匪浅。

  徐堃对记者表示,该论坛在澳门首次举办,对推动澳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大健康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流动与智能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互联网赋能,将健康心智、健康产品、健康服务,更多、更便捷有效地触达群众身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大咖”开讲,把脉大湾区智慧医疗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技术如何为医疗健康产业赋能?智慧医疗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本次论坛邀请了粤澳业界多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融合智慧医疗、共筑湾区发展”的主题进行主旨演讲,同时举行尖峰对话、圆桌会议,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智慧医疗与大健康事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动力。

  论坛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伦理委员会主任、创新转化中心主任赵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叶哲伟,分别作了《数智赋能科技创新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医学元宇宙场景构建及应用》专题讲座。两位专家分享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最新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最新成果,提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引领的智慧医疗正在或将要重塑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将成为医疗健康产业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引领新一轮产业竞争格局变化。

  与此同时,围绕互联网+医疗美容、中医药、保健品等行业前沿话题,本次论坛以“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智慧医疗健康”为主题,邀请多位行业顶尖专家进行尖峰对话;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智库与智能医学”为主题,邀请多位业内“大咖”开展圆桌论坛,通过面对面交流使粤澳大健康产业增进了解,为推动两地资源整合、促进更多内地企业与澳门开展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医生开始采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一些创新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智能医疗设备、远程医疗、医疗大数据等领域。这些努力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推动智慧医疗产业在大湾区的发展。

  共享机遇,百余家企业探寻粤澳合作广阔空间

  今年5月,《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明确表示“支持省内医院与港澳医疗卫生服务主体合作,实施港澳‘药械通’”。澳门特区政府将大健康产业作为澳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方向之一,珠海也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与此同时,与澳门仅一水一桥之隔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澳门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两地正逐步构建“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澳琴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为海内外投资者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各项利好政策,为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当天下午,企业深度交流合作会在珠光集团澳门总部顺利举行,近百位医疗行业知名企业负责人深度探讨“互联网+智慧+智能+康复医疗”、大健康融合,为产业面向全球发展提供契机。与会企业纷纷表示,将立足本业、创新驱动,推动珠澳医疗行业企业互通有无,在平台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加强合作。

  交流会上,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互联网医院专委会主任委员周其如建议,未来粤澳两地要着力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健康产业链条,加强企业创新培育、加快重大项目提质增效及落地、加速打造智慧医疗创新平台,推进大健康产业实现阶梯式发展。同时在大健康领域塑造强品牌,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打造国家级产业基地,建成大健康产业集群。

  “期待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人才流动与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医疗健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重要战略的推进持续发声发力。”珠光集团运营部经理、珠澳经贸合作平台负责人黄谷说。

  专家访谈

  医疗事业事关千家万户

  医疗事业事关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6月14日,2023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与大健康论坛在澳门举行。记者在活动期间采访了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互联网医院专委会主任委员周其如,揭开“互联网医院”“智慧医疗”的神秘面纱。

  珠海特区报:您是互联网医疗资深专家,请您谈谈什么是互联网医院和智慧医疗?它们对普通民众有哪些作用?

  周其如:互联网医院是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工具为健康需求者提供安全、便利、低廉、高效、可及的院内院外为一体的同质化服务,逐步建立起医院平台化、医疗集约化的体系。

  智慧医疗则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医疗过程、医院场景、设施设备等服务及管理进一步改造,为居民提供诊前、诊中、诊后全程服务及智慧、精准、高效的诊疗过程。

  珠海特区报:请您简要给我们介绍一下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的优势?

  周其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是2014年获批成立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在创新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方面率先探索。8年来,我经历互联网医疗的诞生与发展,探索完善了互联网+“便医、便民、便健康”的体系,见证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互联网诊疗在降低院内感染、减轻医疗资源的挤兑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智慧医院能将繁琐的就医过程简单化,使传统预约、挂号、候诊、看病、检查、等报告、缴费、报销、取药、住院等繁杂的步骤二步完成,又能在医院药品、耗材、物资、管理上提效增速,可以同步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感,实现科间、院间、上下级医疗机构间技术同质、管理同步、资源共享,是推进数字医疗、数字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珠海特区报:您认为智慧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周其如:新网络、新平台、新设施、新终端成为发展“助推剂”;国家大健康战略,后疫情时代“防慢病、治未病”的服务转型;治病防病由新药时期向生物、再生医学时代的转向;全场景智能医院、数字医疗、数字健康、数字药等未来趋势,都将是加快智慧医疗发展的重要因素。

  珠海特区报:当下频频“出圈”的互联网医院,发展面临着哪些机会和挑战?

  周其如:在利好政策和疫情驱动下,互联网医院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12月,全国登记的互联网医院已有2000余家。但由于医院主导、政府监管、市场运营体系处于完善阶段,多地互联网医院建而不用,有的处于长期“休眠”或被迫关停。主要因素在于医院主导、规范监管没有落地。

  广州去年成立了质控中心,对互联网医院全方位规范。立法方面,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正式施行,将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写进了这部上位法。我充分感到,互联网医疗医院为主体、医生是主责、平台只是工具的行业新生态不能变。未来,医院提供“在线诊疗服务”成为必选项目的客观发展路径不会变。

  珠海特区报:我国智慧医疗目前处于什么水平?内地与澳门存在哪些发展空间?

  周其如:我国与世界互联网医疗发展同步,目前互联网+医疗服务遍布全球的海外华人华侨。内地“互联网+慢病+家医+护理+科普+药品+检测+产品”等新业态已成熟,将催生并赋能澳门医药、医养、健康行业新赛道,成为澳门人民不可缺少的服务项目,这也会是推进澳门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体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