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详情

云麦科技CEO汪洋:十年磨一剑,构建“智能健康”闭环新范式

2024-05-15 09:51:19 珠海特区报
A- A+ 876

在云麦科技创始人汪洋的办公室里,常年摆放着一些健身器材,办公桌旁的储物架上陈列着云麦筋膜枪、体脂秤等产品。在工作伙伴的印象中,汪洋是个极具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日常谈吐风趣幽默,工作中总是全力以赴,格外追求完美与极致。在云麦科技成立的十年间,这种完美主义也贯彻在产品与服务的方方面面。

选择智能健康领域,也和他的个人经历紧密相联。在创立云麦科技之前,汪洋还是个体重不到110斤的瘦小伙,通过各种科学办法让自己增脂后,从增重到140斤,再回到120-130斤的区间并保持至今,这段亲身经历让他对科学减脂充满信心。

因此,云麦科技也更偏向轻健康而非重医疗化的探索。汪洋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硬件、软件和服务,为每一个用户打造一个健康管理专家,不仅有专业的数据管理、知识服务,甚至还有情感鼓励和陪伴,让用户从身体到心理更轻松地拥抱健康。”

10年前,这位24岁的珠海青年就带着一腔热血一头扎进运动健康行业,云麦波澜壮阔的创业史,也就此拉开帷幕。

缘起

三度创业,空降体脂秤市场

汪洋自小便对互联网展现出浓厚的兴趣,青少年时期就多次在相关竞赛中屡创佳绩。16岁时,他独自创立并运营一家超过20万会员的网络社区,赚得“第一桶金”。2010年,他创立了可及网络,因为产品出色且潜力巨大,当时腾讯、金山和360等龙头企业都有意收购。出于对金山企业理念的认可以及对珠海企业的个人情怀,汪洋最终选择了就职金山并担任产品经理,负责金山卫士系列软件的开发与运营。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汪洋偶然发现国内的体脂秤市场一片空白,海外体脂秤价格非常昂贵且已垄断市场。通过大量的数据调研,他了解到国内用户对于体脂秤的认知甚少,当即意识到体脂秤产业背后潜藏的蓝海。然而,当时市面上的体脂秤普遍有笨重、昂贵、无法储存分析数据、功能单一等痛点,很快他心底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我要去做一台适合中国人的智能体脂秤。”

所谓的体脂秤,就是根据“体内水分导电,而脂肪不导电”的原理,从电流通过的难易度测量脂肪占体重的比例。它除了可测量体重外,还可以测量脂肪、水分、肌肉量、骨量等十项身体数据。目前市场上有ITO膜和电极片两种材料的传感器测体脂。

汪洋希望打造出一台实用漂亮、可以多维度测量身体指标的“秤”。下定决心后,他选择辞职创业,团队初创成员均是从猎豹移动出来的同事。他们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坐在一起探讨了这个项目,便达成共识决定一起创业。作为土生土长的珠海人,汪洋和团队成员选择把公司安家在珠海,他解释道:“珠海产业配套齐全,创业者很容易找到产业链上下游相关的合作伙伴,政府对初创企业扶持力度也很大,初创公司很适合在这里起步。另外,珠海是我的家乡,我在这里创业的信心和归属感也远高于其他城市。”

2014年,汪洋在珠海创立了云麦科技,前辈陈睿、傅盛也给予了他很多帮助与支持,并且共同作为天使投资人对云麦科技进行投资。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这也是汪洋的第三次创业。公司取名为“云麦”也颇具深意。“云”意味着云端化、智能化,他希望运用云端大数据服务于每一位用户; “麦”代表小麦,象征着生命、营养和丰收,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和生活的基础。

显然,创业之初的汪洋更希望找到一个普遍存在于家庭中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健康设备,并以此为工具将用户吸引到软件端,再继续做他最初最擅长的网络社区运营,智能体脂秤成为他多方考量后确定的那个载体。

成立约两个月后,云麦科技第一款云麦好轻智能体脂秤发布,正式杀入体脂秤市场。在此之前,每台体脂秤的价格高达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但云麦第一款产品的定价只有199元,从此把体脂秤带进普通家庭,可以说在这个细分市场,云麦真正做到了技术普惠。

“那时候还没任何融资,刚刚打算量产这个产品去做试验,没想到第一批1000台只用58分钟就售罄了。”云麦的“开门红”让汪洋深受鼓舞。他曾在采访中分析道,“如果你想把体脂秤大范围推广,首先不能逾越用户给它所定义的心理价格。一旦高于这个心理价格,你就别指望你的量跑得很快。我的本意是要通过硬件去获取软件垂直用户。因此,我必须把它定在接近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的价格,快速让用户量增长起来。”后来他又乘胜追击,推出99元的产品,只用了1年时间,用户从数万增长到百万。

突围

接连融资,在细分领域抢占先机

做网络社区出身的汪洋,深谙社区经济及粉丝经济之道。初创时没有渠道销售,他就通过QQ群和各种论坛找到有减肥需求和健身习惯的目标客户为其提供产品,并根据他们的建议不断进行更新迭代,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和习惯。据悉,最早这批粉丝定义了云麦的很多功能,并自发地帮助其传播扩散。后来,凭借在细分市场的影响力,京东和天猫找到汪洋,云麦的电商渠道也进入发展快车道。

在汪洋看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产品一定要足够给力,“云麦每年都会投入大量预算资金进行产品研发,这保证了我们的产品跟竞品相比,关键功能的数据、核心配件、产品外观结构等都更具有竞争力,凭借着显著的产品力,我们才能不断占据同品类的销量第一。”

一路走来,云麦科技发展的态势不容小觑,先后完成6轮融资。从最初天使轮得到猎豹移动CEO傅盛、bilibili CEO陈睿及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融资;再到2015年,云麦完成由新浪微博领投、联创好玩、明势资本跟投的4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2017年,完成由LB Investment领投、明势资本等机构跟投千万美元B轮融资;2018年,完成由泓锦文资本领投的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2020年,获得小米在运动健康领域迄今最高的一笔融资,并正式宣布加入小米生态链,同年,还获得2亿元C2轮融资。

“云麦之所以能成为小米的生态链公司,除了卓越的产品力,还因为团队架构、供应链管理、技术创新等综合实力的出色。”汪洋告诉记者,云麦加入小米生态链之后,一方面,凭借自身的市场洞察和研发能力,能够弥补小米在运动健康领域的产品不足。另一方面,小米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可以帮助云麦降低成本,做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其巨大的品牌号召力也能让云麦的产品走进更多家庭,因此与小米的合作属于优势互补、强强联手。

回溯过去十年,云麦在一路摸索中不断开启新的成长阶段。其中,2014年到2015年属于第一阶段,此时云麦处于摸索阶段,专注体脂秤的研发,从零到一打开市场,逐步树立品牌,成为体脂秤领域的标杆企业。

2016年到2019年属于第二阶段,是云麦泛运动品类的扩展期,围绕瑜伽产品、健腹轮、跳绳、腕力球、弹力带等非智能产品线,为体脂秤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线。2019年,云麦在持续关注和挖掘用户在运动后的恢复需求后,成为国内首批推出筋膜枪产品的国产品牌。

2020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云麦加入小米生态链,强强联合,共同树立行业标准。在双方优势互补下,云麦逐步形成了“测、练、养”运动健康的生态闭环,并且产品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升级,旨在为用户打造一种更科学、更高效的健康生活方式。

目前,云麦科技拥有健康监测、运动康复和训练装备三大产品线,围绕这三大产品线,云麦打造了智能健康数据云、好轻App等多款软件应用,形成“硬件+软件+内容+服务”四位一体智能健康闭环生态。

其中,在软件服务上,智能互联云麦硬件产品可以提供健康数据监测、报告分析、身体记录以及指导建议,科学帮助每个人管理健康;在数据服务上,通过AI智能分析数据健康状况,完善国人健康数据模型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务;在内容开发上,围绕用户健康,云麦科技持续开发图文类科普、运动视频以及课程解决方案等自主内容。硬软结合、四位一体发力,彰显出汪洋独到的战略目光和市场洞察力。

沉淀

更新迭代,完善一体化解决方案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可以预见,未来智能健身行业参与者将逐步从单一提供课程内容和硬件设备的厂商角色,转向可以向用户提供一整套全面且个性化健身体验的科技公司。

另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智能健身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分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健身器材的智能化趋势将更加明显,预计未来将涵盖更多种类的运动项目,同时不断增强社交属性,打造更为开放的线上运动生态。

“云麦仍处于一个相对细分的领域,我们有自己的产品线,还制定了一套产品研发矩阵规划。”在汪洋看来,如果只是在体脂秤或筋膜枪的赛道上与同行竞争硬件,实际上用处甚微,“我们仍然想打磨好云麦这一品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运动健康解决方案。”

他以筋膜枪为例指出,很多人拿到筋膜枪后不会使用,好轻App里就有相应的按摩指导课程,用户可以通过App将云麦所有硬件产品串联起来,“它会对你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建议,让你学会如何科学地运动,这是我们产品显著的差异化特色。”

云麦深耕细分领域的“十年磨一剑”,也让汪洋对行业有了更深刻的洞察。他认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运动健康领域的需求一定会呈现多样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市场会不断增长,所以未来仅仅依靠销售智能硬件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需要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让企业呈现良性的发展增长。

由此看来,智能健身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无限可能,不仅会带来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健身体验,同时也将推动健康科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回望十年征途,云麦与珠海的发展同频共振,云麦的成长亦是这座城市创新奋斗精神的生动缩影。在这十年间,云麦先后成为CBA官方联赛、全国乒乓球联赛、女排亚俱杯、全国各种马拉松赛事的指定筋膜枪赞助商;产品先后受到吕小军、安苏法蒂、赵继伟、安赛龙等近百位世界级专业运动员的青睐,更与全球知名连锁健身机构强强联合,打造运动健康领域中的“国货之光”。作为珠海市优秀企业家,汪洋还先后获得福布斯亚洲30岁以下青年创业者、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工业制造行业精英、胡润百富未来之星、胡润百富30岁以下精英创业者、珠海市香洲区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胡润35岁以下中国创业先锋、珠海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据2023年1月3日广东省体育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珠海市2021年国民体质测试合格率为96.2%,列全省地级市第一。当前,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被广东省体育局评为体育产业示范项目,珠海市体校、斗门区体校均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同时,珠海位于大湾区核心区域,毗邻港澳、面向国际,在珠三角城市中拥有最大海洋面积、最多岛屿、最长海岸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部分项目将在珠海举办,将为珠海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相信云麦科技能把握政策利好机遇,充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智能运动健康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珠海创造’闪耀世界。”展望下一个十年,汪洋满怀信心与期待。

云麦科技十年

里程碑事件时间线

2014年5月,云麦科技成立,获猎豹移动CEO傅盛、bilibili CEO陈睿及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的天使轮投资,7月推出首款智能体脂秤;

2015年,完成由新浪微博领投、联创好玩、明势资本跟投的4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

2016年,销量霸榜体脂秤北美市场亚马逊的“黑色星期五”;

2017年,完成由LB Investment领投,明势资本等机构跟投千万美元B轮融资;

2018年,完成由泓锦文资本领投的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2019年,制造的国内第一把中高端筋膜枪在6月正式发布;

2020年,获得小米C轮融资,正式加入小米生态链,同年,还获得2亿元C2轮融资。

2023年12月,与小米签订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筋膜枪行业标准的制定。

对话汪洋>>>

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珠海特区报:接下来还有没有感兴趣再度创业的新领域?

汪洋:除了云麦现有的智能运动健康业务之外,我个人非常看好AI未来的发展前景,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愿意在这个领域投入精力和资源,开启新的创业项目。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每天会产生大量的行为和数据,随着算力、算法的不断发展,这些海量的原始数据,或者经过标注处理的数据,被喂养给人工智能,再被消化被学习,AI模型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迭代。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AI能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带来生产力改革,成为我们重要的朋友,助力智能服务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普及化应用,为解决人类需求提供更高效、更智慧、更个性化的服务。

我之所以对AI具有浓厚的兴趣,其实跟云麦现有的业务也有很大关系。目前,云麦好轻App全球拥有1800万用户,日活用户超过35万,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真实需求和有效数据。这些数据资产不仅是云麦重大决策的依据,也可以成为运动健康这个细分领域AI模型的养料。如果这套AI模型真的可以实现落地,配合云麦现有的硬件产品线布局,将实现1+1大于2的效果,我相信一定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更贴心、更个性化、更专业的服务。

珠海特区报:在日后的经营发展中,云麦会如何肩负起珠海本土企业责任、发挥珠海本土企业价值?

汪洋:我是珠海本地人,从小生活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耳濡目染,性格也受到敢闯敢干、勇于挑战的商业氛围的影响,这对于我踏出第一步并连续创业、创办云麦都非常有意义。作为珠海经济特区的一分子,深感荣幸能够在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成长,并把这里作为事业发展的土壤。

这些年来,作为珠海市的“专精特新”企业,云麦科技积极承担起推动本地产业发展的责任。云麦科技以高品质智能硬件为载体,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定制化线上运动课程为媒介,为全民健身提供了一体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也为珠海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坚实助力。此外,我们也一直推动校企合作,与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等高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向高校提供行业资料及科研资金,进行相关智能硬件的技术攻关。在日后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云麦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追求企业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