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绿灯路口,数十辆大货车依次排开,场面蔚为壮观。路的另一头,投资超百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项目正加紧进行土地平整。据交通部门统计,近段时间在三灶湖滨路上每天来回行驶大货车超5000辆次。这是当前金湾产业发展“再提速”、项目建设“冲刺跑”的生动注脚。
今年4月底,珠海市召开产业发展大会,吹响了“产业第一”的号角。作为珠海工业大区的金湾于5月初率先召开区级产业大会。全区63个重点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总投资合作金额超过1800亿元。
大项目接连进驻开工、产业集群持续扩大“朋友圈”、成功招揽重磅工业项目的好消息不断传来。今年一季度,金湾工业总产值618亿元,占全市45.3%。今年以来已累计引进超300亿元投资额的产业项目,并力争今年内要突破500亿元;全年实现工业固投2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以上。
“金湾速度”助产业项目早落地
每天超5000辆次大货车来回奔波、加快填土作业,力争产业项目早日动工、投产。上述一幕展现的正是金湾区“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发展理念下的一线实践。事实上,一年多以前,也是在金湾三灶这条湖滨路上,就曾上演140天把一片荒地变成现代化厂房,并顺利投产的故事。
如今,走进高景50GW大尺寸太阳能硅片生产基地一期厂房内,工人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精密仪器,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上,每天都有上百万件的210mm大尺寸单晶硅片产出。“从开始建厂、投产,到进入行业前五的产量,仅用了约一年的时间,这样的崛起速度,令整个行业都感到震撼。”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彬说。
高景太阳能的故事,是“金湾速度”最有说服力的案例之一。更多的产业新军已在金湾布局,并加快步伐从“纸面”迈向“地面”。
同样以金湾的新能源产业为例,其产业链已覆盖上游的能源生产、中游的能源传输和储能以及下游的应用。2021年,金湾区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9.12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工业增加值27.72亿元,同比增长17.9%。
今年以来,多个重磅招商引资产业项目陆续敲定。欣旺达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动力电池超30Gwh;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锂电池电解液龙头企业,也是高端半导体关键材料头部企业。该项目拟在珠海金湾投资12亿元,项目达产后产值预计30亿元。
“金湾区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比较完整,可以成为公司在珠江西岸以及粤西地区的腹地。”在深圳新宙邦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覃九三看来,从企业发展战略的前瞻角度考量,落地到金湾是具备优势条件的。
5月7日举行的金湾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大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欣旺达、锐骏半导体、宏昌电子、中力新能源等10个项目代表与金湾区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达200.97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据统计,今年以来,金湾区已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总投资336.41亿元,总产值超600亿元。
整备“熟地”、提升园区、腾挪空间
5月17日,位于金湾三灶定家湾的一块工业用地成功出让。其购得者为新近成立的珠海金琴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该地块位于珠海国际健康港西北侧,计划兴建“金琴健康港”,未来有望为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再添一重量级载体。
据介绍,总投资约15亿元的金琴健康港项目,是定位集“产学研销服”等多项功能于一体,高端化、国际化的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综合性载体平台。这一开发模式也是金湾对接国企资源,提升产业园区配套水平,建设高端载体的一次有益尝试。
作为金琴健康港建设方的金琴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由珠海金航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横琴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金琴健康港将围绕“以投促产、产业集聚、配套高效”的目标,打造珠海“金融+产业”先进示范效果,实现金湾区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协同。
比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合作区要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现代金融产业四大新产业。从承载不同空间功能、产业角色的角度出发,金湾正不断探索“创新在横琴、生产在金湾”的新做法。产业协同,可以成为金湾区全力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的一大发力点。
以生物医药为例,2021年,金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实现总产值超过186.23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和保健品年产值的70%。当下,金湾区正不断加强与澳门在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等产业领域的对接合作,推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跨区域落户金湾。
在聚焦空间拓展,促进产业项目落地,实现集群化发展方面。如今的金湾区正按照“7+3+1”的格局思路在全区规划布局专业化工业园区。同时全面实施土地整备攻坚行动,确保今年整备3000亩以上“熟地”,作为承接新项目落地的空间支撑。
目前,金湾正大力实施园区投入倍增计划,预计全年新开工建设200万平方米以上标准厂房,全力实施109个工业园区配套项目。在本月7日的产业发展大会上,金湾区就集中签署了内容涵盖载体建设、园区建设及开发运营、老旧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等方面的系列合作协议,以提升区域整体产业服务综合能力,签约合作总投资额超千亿元。
抓住产业外溢转移新赛道新风口
一定程度上,工业化水平决定城市化水平。金湾区要想成为珠海城市新中心,必须以工业化为依托。而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项目引进是极为重要的力量。
“金湾的动力在产业、潜力在产业、突破口也在产业,有产业才有就业、有就业才有商业,才能带来城市的繁荣。”“以项目大建设推动产业大发展、交通大提升、城市大跨越、民生大改善。”月初的产业发展大会上金句频现,也进一步明晰了产业项目对金湾发展对重要性。
据悉,今年一季度金湾工业经济表现亮眼,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18亿元,增长13.2%;完成工业投资47亿元,增长33.9%,占全市47.5%。特别是在今年一季度,金湾就已超过去年全年引进的项目投资总额,工业经济规模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一。
金湾区明确,抓经济就是抓产业、抓项目、抓投资、抓企业服务。到2025年,金湾的工业产值目标任务要达4000亿元。要保持稳中有进、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金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质量项目的支撑。
按照计划,今年金湾区要力争引进项目投资总额突破500亿元,实现工业固投2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净增50家,达到680家。
从整个产业大背景来看,当前珠江口东岸的产业正处于外溢转移的进程中。特别是从目前落地金湾的新能源、新材料和集成电路项目来看,有不少为深圳外溢产业转移的优质项目。对此,金湾区明确提出,要抓住产业转移以及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产业新的赛道和风口,集中全力在具有产业链优势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具体而言,金湾区将围绕珠海市“4+3”产业体系,特别是在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优势领域强链补链,扛起珠海产业主战场的责任,力争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配套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
同时,围绕自身“5+2+N”的产业体系,金湾区将主动布局、精准招商,通过深化招商体制改革,打破招商部门“包打天下”的局面,健全区镇分工招商机制,实施全民招商、全部门招商、多头多线多向招商,构建政府、国企、社会资本联动的“一盘棋”招商格局。
■相关
金湾区
产业政策一览
在本月初的全区产业发展大会上,珠海金湾对近期发布的九大产业政策进行了集中推介。其涵盖了审批改革、融资扶持、上市培育、总部经济、工业园区建设、低效用地整治等多个领域,为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